8月28日,AGIC2025中山AI场景应用供需对接峰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中山论坛在翠亨新区举行。作为深圳以外的首个分会场,活动由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主办,以“深中智链·共绘新篇”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深圳技术+中山场景”协同发展。

AGIC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于27日在深圳启幕,8万平方米的展馆、超1000家品牌企业,正通过具身智能、大模型、灵巧手等创新成果,向世界展示着“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为将这份创新势能延伸至珠江口西岸,让深圳的AI技术精准对接中山的产业场景,活动现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中山市人工智能场景机会清单,共包含28个应用需求和36个AI解决方案,其中应用需求既涵盖中山制造业对算法、算力等核心诉求,也涉及AI在智能制造环节的落地需求,还包含在营销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而解决方案供给方则汇集了深圳、北京、中山、珠海等多地企业,提供了多领域的AI技术支持。

“中山制造业主体达8.5万家,覆盖33个工业门类,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而深圳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创新策源地,拥有领先的技术、资本与生态,两地互补性强、协作空间很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吴俊涛表示,希望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AI解决方案在中山的产线、产品、服务中落地,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同时,通过政、产、学、研、用多方面协同创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培育行业标杆案例。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高级顾问、广东未来产业研究院院长葛明指出,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来,两地合作已从“交通便利”转向“产业同频”,但在人工智能领域仍存在“信息堵点”亟待解决。为此,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在未来半年,定向邀请50家以上有应用需求的中山企业入会,直接对接深圳超两百家企业资源,让中山企业轻松找到合作伙伴,并力争促成10对以上企业结对,落地3至5个“深圳技术+中山场景”的示范案例。

活动上,多家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展开主题分享,其中中山企业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其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AI应用。“我们的产品重点提供视觉解决方案,让眼镜更加智能。”企业市场负责人伍静介绍,AI眼镜领域被认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弘景光电产品目前已覆盖AI眼镜的视觉主摄、识别摄像头及眼球追踪摄像头,打造了全天候的AI手势识别、AI主摄识别等交互方案,让AI眼镜“更智能”。除AI眼镜外,企业将AI视觉技术延伸至相机摄影、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多领域,全力拥抱AI时代。
活动同步举行意向企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和AI解决方案标杆企业颁奖仪式,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中山制造业的深度应用。
记者 李颖奇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