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环境质量,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北帝社区在第四居民小组创新推行“撤桶并点”新模式,通过“定时投放+空间改造+积分激励”三大举措,短短两周内实现示范区域垃圾不落地、街巷零积存,探索出一条“便民、整洁、长效”的乡村环境治理新路径。
“垃圾不落地”模式显成效
源头治理促转型
北帝社区通过创新实施“垃圾不落地”的治理模式,实现了居民投放习惯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科学设置投放时段。根据居民实际需求,确立早(7:00-8:00)、午(13:30-14:30)、晚(19:00-20:00)三个黄金时段,配套音乐提醒系统,确保垃圾即产即清;二是配套便民装备。向每户家庭每月发放50个可降解垃圾袋,从物资保障层面促进源头分类;三是行为习惯养成。通过“家中打包+按时投放”的双重规范,有效实现“垃圾不落地”治理新模式。
空间再造创效益
“暖心亭”打造便民新阵地
过去,露天垃圾桶和分类亭周边常有异味、蚊虫滋生,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北帝社区实施“撤桶并点”后,社区对原有的垃圾分类亭进行暖民改造,巧妙结合非遗文化宣传点,通过硬化铺装、增设座椅等措施,将垃圾分类亭改造成为集休憩、交流、宣传于一体的多功能“便民亭”。“从避之不及到深受好评”的转变,生动体现了“暖心亭”的改造既美化了环境,更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利度,是社区“微改造”的成功实践。
积分制激发新动力
“垃圾不落地”成新风尚
北帝社区创新推出“积分+”激励机制,通过“行为量化-积分累积-实物兑换”的闭环设计,累计积满10分可兑换价值30元奖品,同时将“积分+”和“门前三包”有机结合,实现环境治理的辐射效应。“现在倒垃圾就像玩游戏一样攒积分,家里孩子都抢着帮忙投放垃圾!”村民曾阿姨的反馈,生动体现了积分制带来的行为转变,这种“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创新实践,让“小积分”不仅撬动了“垃圾不落地”的“大文明”,更成为社区人居环境治理的新抓手。
生活垃圾不落地成效初显
北帝社区以“垃圾不落地”为起点,通过“定时投放规范习惯、积分制度激活参与、空间改造惠及民生”的三维创新,不仅实现了“撤桶并点无积存,街巷清新零异味”的“硬指标”,更培育出“家家投放成自觉,人人环保争积分”的“软实力”。如今,每次音乐提醒都伴随着居民自觉投放的身影,勾勒出“美丽宜居 人文北帝”的幸福画卷。
◆编辑:李靖◆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