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板芙:金钟涌重现清波,村民点赞丨百名干部群众话治水
发布时间:2025-04-13 来源:中山+

碧波荡漾,水流蜿蜒,岸边每隔数米便栽有茂盛的绿化芒。村民种植的花花草草,以及一棵棵开着红花的三角梅,让河涌两岸充满勃勃生机。村民们三三两两,或岸边散步,或围在一起喝茶聊天,好不惬意。这是4月11日记者在板芙镇金钟村金钟涌两岸走访看到的一幕。

金钟涌一河两岸。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金钟涌重现清波
村民纷纷点赞

金钟涌从金钟村中流过,主河涌全长约3.6公里,流域范围内包含了31家工业企业、2个住宅小区、12个重点涉水城市面源点。河涌整治前,来自各村落的餐饮经营场所、汽修洗车场所、农贸市场、美容美发场所、居民生活等污水直排河涌,金钟涌水体很快就变黑变臭,为劣V类水质。

金钟涌水质整治工程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截至2024年10月底,水体整治项目各工程正稳步推进中,共计完成截污管道安装12337米,雨污错接改造45个,排口整治182个;河道清淤19936立方米;流域范围内涉及的31家工业企业、2个小区均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2家重点涉水城市面源排水单位均已设置预处理设施并依法接驳市政污水管网。

整治后的金钟涌。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如今的金钟涌,水体复绿,两岸繁花似锦。村民吴德坤回忆说,自己小时候下了课就和小伙伴下河玩水摸鱼,到了2000年前后,河涌变臭变黑。“渐渐地村民都不敢开窗,特别是有风的时候,臭味熏人。”吴德坤说,经过整治后,如今河涌水清了、鱼回流了,开门通风、推窗看景,两岸的街坊也愿意在街上坐一坐。

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岐江河流域-板芙镇)项目分项主办冯子洁告诉记者,2021年进场施工的时候,部分村民不太了解这是做什么,出现了一些反对声。为消除村民疑虑,他们联合镇街、村委和村民沟通,到各家走访、解释,最终获得村民的理解,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施工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难题,如地质问题、施工空间有限等。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按照计划完成了施工。”冯子洁表示,整治之前这条河黑臭不堪,如今村民已经在岸边散步、下棋,让人欣慰。

金钟涌的变化只是板芙治水的缩影。目前板芙镇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累计铺设污水管网123公里,完工率达99.9%;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扩容至5万吨/日。全镇10个行政村农污治理工程基本完工,累计完成113个厂企雨污分流、40家小区管网改造、450家涉水城市面源整治、9100亩鱼塘尾水治理、约28万立方米河道(鱼塘)清淤。2024年第三、四季度,板芙镇黑臭河涌实现“清零”,第四季度镇街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二位。


鱼塘尾水治理
帮养殖户降低成本

板芙镇养鱼产业发达,涉水农业面源整治以养殖尾水治理为主。为做好该项治理工作,该镇农业部门因地制宜,以“三池两坝”为治理方式,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尾水处理系统,对板芙镇河西片区的鱼塘实施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截至2024年12月底,全镇累计完成9100亩的鱼塘尾水治理。

截至2024年12月底,板芙累计完成9100亩的鱼塘尾水治理。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开展鱼塘尾水治理,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中山晟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春华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鱼塘里的水很脏,不但影响成鱼的品质,而且鱼群交叉感染也比较严重。而经过鱼塘尾水治理之后,鱼品质提升了,感染风险降低了。“我们粗略测算,公司养殖鱼群交叉感染风险最少降低50%,而且尾水处理达标排放还可以再次使用,我们的养鱼成本降低了。”

全镇已累计完成
113家厂企雨污分流改造

雨污分流改造也是板芙治水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板芙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社区)企业,举办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宣讲会,向广大企业和村(社区)深入讲解雨污分流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其主动承担改造任务,共同参与水污染治理。

板芙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办事员廖健祖主要负责推进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他透露,刚开始到企业宣讲时,企业普遍存在顾虑。为打消企业顾虑,他们带着技术、政策还有方案上门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为企业梳理痛点和难点。“慢慢的,企业理解了,一些企业先行参与改造,随后带动其他企业陆续参与。”

板芙镇企业代表朱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公司有3栋宿舍楼,近300多间房屋。之前员工经常抱怨旁边河涌异味大,蚊虫多,去年公司做了雨污分流工程后,公司员工反映河涌水质改善了,宿舍楼入住率有很大幅度提升。“之前入住率大概为70%,现在达到95%左右。”朱先生表示,进行雨污分流后,企业在周边群众中的口碑也提升了。“之前我们没有取得排水许可,周边环境不是很好,园区入驻率也不是很高。现在我们拿到排水许可之后,企业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据了解,截至2024年12月底,板芙全镇累计完成113家厂企雨污分流改造,排查整治450个涉水城市面源排水单元,累计审批办结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353宗,为绿美板芙生态建设增添力量。


编辑 陈雪琴 二审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