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百千万,中山乡村每天在变化】从“一处美”到“全域兴”:外沙村的“百千万”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中山农业农村

为进一步展示我市“百千万工程”第三批省级典型村培育的亮点成效,充分体现中山乡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崭新变化,进一步发挥典型村示范带动作用,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策划推出《“典”亮百千万,中山乡村每天在变化》专栏,敬请关注、点赞!

自“百千万工程”的春风吹拂岭南大地,中山市神湾镇外沙村便以“典型村”培育为契机,锚定“强、美、治”目标,开启了一场深刻的自我蝶变。三年来,外沙村以“开局即冲刺”的决心抢抓机遇,以“实干为笔墨”的担当描绘蓝图。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村集体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建设,并广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治理增效的征程上奋楫前行。

产业能级跃升

锻造强村富民新引擎

农业现代化提质。依托“强村公司”平台,采用“统租统管”模式,累计整合土地1700亩,高标准打造高端水产养殖、蝴蝶兰特色花卉培育两大标杆基地。其中,水产养殖亩产值实现从2.5万元到7万元的飞跃,年产值突破2400万元。

改造前

改造后

工业集约化升级。创新“先引凤再筑巢”模式,推动外沙村工业集聚区“工改”腾挪园建成高标准厂房6.2万平方米,成功引进7家优质企业,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直接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950万元,外沙村已成为神湾镇首个年收入破千万元行政村,预计2025年村集体经济将突破1500万元。

改造前

改造后

三产融合化激活。巧妙串联枕头角革命老区、粤丰环保科普研学基地等资源,设计精品线路,着力打造外沙“灯光夜市”特色消费场景,联动辖区内30余家食肆,年接待游客已超5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5000万元,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人居环境蝶变

塑造绿美乡村新风貌

农房风貌展新颜。针对原有农房风格不协调的问题,重点推进安隆街、外沙路(北片)连片外立面改造,通过统一规划设计,累计完成70户农房改造,塑造出“一区一景、一户一韵”的水乡特色风貌。

改造前

改造后

基础设施补短板。全力推进“三纵四横”骨干路网建设,重点改造提升外沙路、外沙二路等主干道约5.5公里,有效打通内部交通“微循环”,显著优化村域通行效率与城乡连接能力。

改造前

改造后

绿美生态增亮色。深入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2025年至今,累计整治黑点498处、拆除乱搭乱建168处、清理卫生死角315处。同步推进“见缝插绿”,三年新增苗木4300株,建成水乡壹号码头公园、乡贤公园等4个主题公园,新增绿化超2万平方米,初步建成6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环线。

改造前

改造后

治理效能革新

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智慧治理一网统管。深化“党建+小组”模式,配备169名网格志愿者,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人口、房屋、安全等要素动态管理。在防治“两热”工作期间,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清理垃圾47.4吨、积水容器1689个,发动群众参与超800人次。

议事协商民事民议。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创新“议事+”模式,推动“党群议事会”、“妇女议事会”等在村内全覆盖,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三年来累计审议通过各类事项60项,村民自治活力持续增强。

党群服务零距离。依托“一中心两站点”党群服务阵地,常态化举办国庆嘉年华、“村BA”、暑期公益培训班等特色活动,年均开展活动超50场次,服务群众超6000人次,有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村民幸福感持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日益巩固。

展望未来,外沙村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六大产业矩阵,提升乡村风貌,深化农文旅融合,持续擦亮“和美外沙”品牌,在城乡协调发展新征程上走在前、作示范,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外沙实践与样本。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