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
中山迎来了
第38届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
中山年度盛事启动
全城沸腾
2月12日上午,第38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助力“百千万工程”巡游活动在兴中道举行,以“助力‘百千万’,博爱伴你行”为主题,延续38年风雨无阻的博爱传统。
▲精神文明创建方队
本届活动吸引了240支巡游队伍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现场超万人齐聚,巡游队伍沿兴中道展示中山特色,彰显城市发展活力与社会文明风貌。据悉,在中山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2025年慈善万人行活动市镇街两级款物认捐总额达16366.33万元。
▲中山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方队
今年的巡游表演亮点纷呈,国家级非遗项目西区醉龙、古镇六坊云龙、南朗崖口飘色以及省、市级非遗项目等十多支非遗表演队伍穿插到巡游队伍中,一路欢歌载舞,展示“百千万工程”成果,让广大海内外乡亲感受家乡发展成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植根传统,文明共生
焕新节日文化内涵
38年步履不停,中山慈善万人行已从地方性文化活动升华为全国瞩目的精神文明品牌。作为“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更以“慈善+民俗”的创新形式,将千年元宵的团圆温情与新时代博爱精神深度融合,为中山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注入了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同时,它也印证着:当传统节日被赋予时代精神,当城市品格与市民行动同频共振,便能在传承与创新中激发出永恒的生命力。
▲巡游队伍中的醉龙表演。明剑 摄
中山慈善万人行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样本,其以公益慈善为核心,将传统文化、全民参与和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了文明实践从“活动化”到“生态化”的升级,形成了独特的文明践行模式。
中山慈善万人行始于1988年的“敬老万人行”,活动通过民俗赋能慈善,激活传统资源的现代价值,培育市民公益理念,弘扬博爱精神。中山经验被写入《中国慈善发展蓝皮书》,2023年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社会创新典型案例”认证,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公益样本。
缪晓剑 摄
中山慈善万人行并未止步于利用元宵节的既有影响力,而是通过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社会资源的节日化重组、制度保障的持续性注入,重新定义了元宵节的内涵。这种“慈善+传统节庆”的模式,既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又为慈善事业注入情感温度,最终使“元宵行善”成为中山人不可或缺的文化身份标识。
当慈善成为节日标配
文明便在城市肌理中生根
中山慈善万人行期间
百万市民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也是现代文明的践行者
在这热闹非凡的元宵节
除了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的盛大开启
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
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元宵主题活动
文明实践多点开花
西区街道
西区街道后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欢乐篮球闹元宵”亲子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活动中,亲子家庭齐心协力参与游戏,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合作,家长则提升与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现场欢声笑语、温情洋溢。
大涌镇
大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兴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包团圆汤圆·聚居民欢颜”的文明实践活动。活动让居民体验到了制作汤圆的乐趣,更进一步加深了邻里之间的情谊。
三角镇
三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围绕2月“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积极开展各类元宵主题活动,如包汤圆、手工制作、植树等活动,用满满仪式感点亮佳节,让文明之花在欢乐中持续绽放。
南朗街道
南朗街道关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关塘村“欢喜闹元宵 新春趣游园”主题活动。活动采用摊位游园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现场热闹非凡,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以文明之魂
铸大爱之城
◆编辑:王可荣◆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