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3日),2025AI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工程师项目发布会,在中山日报社新闻发布厅举行。
活动中,人工智能专家为来自行业协会、市内高校以及企业等各界代表,详细解读广东省及中山市AI发展政策,分享全球AI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中山日报社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四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人才共育—科研共创—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四位一体合作机制。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邹昆:“人工智能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发生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从偏向研发转向偏向应用,我们学院有人工智能的专业,也是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像今天和中山日报社的合作,也是加强产教融合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中山乃至大湾区输送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由中山日报社主导引入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培训项目,经过考试获取的证书均是权威认证的证书。“人工智能训练师”作为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员考取后不仅能申领人社部门的补贴,还可享受个税抵扣政策;“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是由工信部教考中心颁发的职业技术证书,可同步授予百度“生成式 AI 应用工程师”认证,双证加持,为学员的职业晋升与薪资提升筑牢坚实壁垒。
中山日报社将通过线上培训、资格认证、专题研讨会以及“中山日报AI讲师团”等多元化方式,全面推进项目落地与人才培养,为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同时搭建高端交流平台,为中山AI产业的协同创新与生态构建注入强劲动力、奠定坚实基础。
中山日报社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程广勇:“通过成体系的学习,能够帮助技术人员、企业更全面地挖掘应用场景,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们的课程精心构建了‘理论+实践’的双螺旋体系,从基础的理论夯实,到数据标注的操作、模型训练的全流程教学,层层递进,让学员能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
记者 李江涛 吴耀华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