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东区街道党工委有力领导和全力支持下,竹苑社区深耕“竹梦近邻”核心党建品牌建设,以“红心强基、匠心提升、凝心善治、暖心民生”四大工程精耕细作,全力打造宜居竹苑。
党建引领“竹”力社区新发展
聚力推进“红心强基”工程
创新社区运营模式,将“空间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盘活“一中心十一站点”阵地资源,率先推出“商营”(双赢)社区服务运营品牌,联动周边餐饮店、药店、医馆、早教机构等15家单位成为“社区合伙人”。
结合“一站点一特色”,依托长者饭堂、星光驿站等特色站点,嵌入养老托育等“无偿+低偿”服务,实现了“空间资源”到“民生效益”的转化。
竹苑社区香山长者饭堂采用“社区提供空间、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政府提供补贴” 模式,服务群众超16万人次,并联合外卖平台推出“助老专送” 服务。
此外,社区深化党建区域化建设,与花苑社区创新打造 “竹梦花开”共建项目,实施五大行动15个项目,共办活动15场次,惠及居民3000人次。
与深圳润城社区围绕“五共同五交流”探讨十大共建项目,开展活动26场次,覆盖群众1676人次,探索深中社区合作新模式。
品质焕新“苑”绘宜居新画卷
精雕细琢“匠心提升”工程
通过“净化、绿化、美化”三步走提升人居环境,结合每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近年整治乱堆乱放157处、卫生死角113处,处理三线779处,改善居住环境。
创新“五台”(阳台、平台、门台、墙台、阶台)工作法,发动共建单位、党员群众和乡亲认捐认种,筹集绿植基金25116元,认种花木约990棵,打造11个共建花圃,扮靓老旧小区。
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聚焦基础设施等配套提升,改造涉及136栋楼房、2981户居民,结合民生微实事规范停车位约350个,为54栋楼101条梯配备消防设施,实现“面子”“里子”双焕新。其中,松苑(横)街小区的改造成效显著,经完善设施、优化空间,面貌焕然一新,接待省、市参观达15万人次,改造成果获广泛认可,助力“中山经验”推广。
多元共治“融”铸治理新格局
协同共筑“凝心善治”工程
通过“十”字纵横协作强化组织体系,发挥10大共建治理力量、143支治理队伍作用,引入资源超80万元,发动党群志愿者2300余人次,开展适老化改造等30多个共建项目,服务约1.5万人次。
深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建网格体系,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网格治理,挖掘老党员、楼栋长等20人建“能人资源库”,提供政策宣讲、便民服务等,服务群众3500人次。
引入专业力量,联动社区法律顾问开展社区纠纷调解工作29场次,通过现场驻点、电话、微信等渠道,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65余次,及时有效解决居民法律问题。
服务提质“暖”解群众新需求
靶向深耕“暖心民生”工程
打造“春雨行动”“竹苗计划”的“一老一小”特色品牌,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贴心服务。“春雨行动”通过“党员+社工+义工”结对帮扶,覆盖长者100余人,入户探访1500余次,解决生活困难80余个。“竹苗计划”实施“童”心向党思政教育等四大项目,开展活动170余次,2000余名儿童参与,构建儿童关爱体系。
聚焦居民需求,举办邻里文化活动、“暖邻集市”“竹梦青年音乐节”,开办青年夜校、老年大学等邻里学堂200多场,服务1.5万人次。
三年探索实践,竹苑社区将持续深化“四大工程”具体路径,将中心城区的位置特点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治理难点转化为创新亮点,推动宜居竹苑建设,实现社区环境“美”起来、治理效能“强”起来、居民生活“暖”起来。
◆编辑:陈景蓝◆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