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沉浸式”普法:中山直播解读安全生产法律焦点
发布时间:2025-09-30 来源:中山网

9月29日,由中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市应急管理局承办的《从庭审现场透视法律焦点》直播节目在中山日报社举行。节目围绕“高处作业”典型案例,通过检察官、法律顾问与网友的互动交流,深入解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常见误区。直播当日吸引超过7万人次在线观看。

clipboardImage_1.jpeg

2米即属高处作业,无证上岗隐患大

节目中,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周应春结合真实案例指出,公众对高处作业的认定标准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进行的作业,均属高处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

周应春表示,“不少市民对‘高处作业’存在认知偏差。例如,家庭安装空调外机时,若作业人员未规范系挂安全带,或未有效避开施工区域坠物风险,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他强调,作业人员与普通市民均需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除作业人员外,过往行人也应做好防护,如途经施工区域须佩戴安全帽、主动远离作业车辆范围等。

无证上岗属重大事故隐患

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资质问题,中山市应急管理局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中山)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黄钰欣明确表示,依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无证作业将直接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涉事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将面临行政处罚、信用惩戒,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生产不是某一个部门或企业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黄钰欣呼吁公众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掌握基本应急技能,并在发现违规作业时依法维权,共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编辑:陈景蓝◆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