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
孩子们还沉浸在暑假的悠闲节奏中
面对环境的转变
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紧张等问题
这不,中山家长张女士最近
就被这些“小状况”缠上了
张女士家的开学“小插曲”



看着孩子的样子,张女士满是困惑:
明明暑假玩得开开心心的
怎么一到开学就蔫了?
难道是身体不舒服?

心理专家
这不是“生病”,是情绪在找“出口”!
孩子赖床、拖作业、怕上学,都是“开学焦虑”的常见反应。要想帮孩子缓解焦虑,首先得摸清“焦虑来源”:
作息“倒不过来”
暑假晚睡晚起的习惯,突然切换到早起上学模式,就像成年人突然要适应“007”节奏,身体和心理都会“抗拒”;
相处“怕生疏”
新班级、新老师,或是很久没见的同学,孩子会担心能不能和大家好好相处;
学业“有压力”
一想到要面对新课本、新作业,甚至怕学不好被批评、答不上问题被笑话,自然会打“退堂鼓”。
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多些理解、少点指责
孩子才能慢慢放松下来
中山博爱康
守护孩子“心”生活
如果孩子的焦虑状态持续超过两周,还出现失眠、拒绝和家人交流等情况,建议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博爱康”为您提供有力支持:
指定心理病种相关费用保障
保障人群:18周岁及以下参保人,覆盖中小学生及幼儿群体;
保障内容:针对确诊的抑郁障碍、焦虑相关障碍、双相情感障碍;
报销范围:在本市二级以上医保定点医院产生的“治疗性药物费用”和“心理治疗费用”;
报销政策:0起付线,合规费用100%报销,最高支付限额1000元。


W同学,17岁
理赔经过
17岁的W同学持续出现思维联想速度减慢、自我评价低等表现,家长带他到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就诊。经专业评估,W同学被诊断为“复发性抑郁障碍”,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理赔结果
今年5月,W同学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了两次系统心理治疗,总医疗费用1200元。根据博爱康“指定心理病种相关费用保障”规定,W同学本次心理治疗产生的1200元费用在保障范围内,最终“博爱康”为其报销1000元,达该项责任最高支付限额。

心理专家
4个方法,帮孩子轻松“收心”
循序渐进调作息
不用一下子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每天比前一晚提前20分钟睡觉,早上提前10-15分钟起床,让身体慢慢适应,避免“突然切换”的不适;
营造开学仪式感
带孩子挑新文具、一起包书皮、整理专属学习角,用这些小行动帮孩子在心理上“切换”到开学模式;
开展家庭谈心会
耐心倾听孩子对新学期的想法、期待和担忧,给予情感支持,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学期计划和小目标。
预留心理缓冲期
开学初期别催着孩子“立刻进入状态”,多夸夸他的小进步(比如“今天主动收拾书包啦,真棒”),少提“怎么又做错了”,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开学不是“战斗”
而是孩子成长中一次小小的“闯关”
有焦虑和不适很正常
重要的是家长如何陪伴孩子一起面对
“中山博爱康”始终在这里
用专业保障与温暖关怀
守护每个孩子身心健康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