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暑期工作日的崖口村,大片稻田已经夏收完毕,游客坐在稻田边,一边叹“村咖”,一边睇风景。7月24日,崖口村东堤在台风过后,重新开放。堤岸附近的车道停满了不同牌照的车辆,游客们专程一睹海景和吃海鲜,纷纷往海边走去。
记者获悉,处在珠江口西岸的中山正积极利用海洋资源,发挥海的优势、挖掘海的潜力,布局发展滨海旅游,促进“渔文旅”融合化发展,激活海洋经济“蓝色引擎”。

让小海鲜撬动渔港经济多元素融合发展
崖口村的近海滩涂是横门水蟹的栖息地之一。崖口村海岸线长8.5公里,占全市海岸线近30%,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依托咸淡水交接地域特色,补齐海鲜“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发展咸淡水鱼塘,养殖虾、蟹等高档水产品约1万亩,打造“崖口海鲜”特色品牌和“海鲜一条街”。

“这里的海鲜便宜又好吃,吃完之后还可以去崖口东堤看风景,非常棒!”在“海鲜一条街”的“棠记海鲜”餐厅里,游客唐女士表示,崖口成为网红村,吸引了身边很多朋友过来打卡。
“棠记”海鲜餐厅老板黄锦棠告诉记者,暑假期间游客明显增多,尤其是深圳游客最多,大家都过来吃海鲜。“深中通道通车了,村里的农路也扩宽了,海边又扩建了道路,比以前好了很多,尤其是今年暑假的客流量增长了近30%。”
目前,南朗水产特色“横门水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为集体商标,产区涵盖了横门社区水域、华照村、冲口村、左步村、龙穴村、泮沙村、崖口村等近海滩涂。近几年,南朗街道的渔民开始走上休闲渔业和养殖业的生活。“横门开渔节”将横门水蟹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相融合,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南朗街道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主任李惠兴透露,南朗街道持续举办开渔暨水上风情运动会,把“开渔节”办成“渔文化”的窗口,对外交流的平台,经济文化的载体,生态建设的品牌,全面提升南朗街道文旅产业及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
记者了解到,南朗街道正活化利用丰富的湿地自然资源,探索“海洋+古村+农业”等多元素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中山市最长的海岸线,建设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崖口湿地公园,打造集湿地保护、科普宣教、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滨水生态休闲旅游区。
为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南朗街道还计划启动改造升级横门新港片区,完善片区公共设施配套,升级横门出海游服务设施,建设集出海观光、海鲜美食、娱乐购物的渔港经济圈。
渔船船长盼“出海游”有差异化政策助力
横门渔港作为中山主要的出海旅游船只聚集地,目前拥有13艘大型渔船开展休闲渔业项目。船长梁荣生拥有两艘渔船(2号和81号),于1993年进入出海旅游行业,从业32年,对中山出海旅游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梁荣生看来,当前中山出海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在于独特的体验感:游客既热衷观赏深中通道、红树林游览、中华白海豚等景观,更大的满足感在每航次约4小时的出海游中进行捕鱼体验——下网两次收获的天然渔获可现场享用,多余的可以打包回家,渔产品的天然性与随机性让回头客不断。

“现在处于休渔期,下个月16号开海至次年春节前是旺季。现在,已经有10趟行程被预订了。”梁荣生介绍,一艘船可载12名游客,包船消费2200元,节假日略有上浮。去年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客源增加10%,虽然受政策与经济环境影响,整体客源增长有限,但外地游客的增加让他看到了潜力。
出海旅游项目是前几年政府批准提倡的转产转业项目,对渔业资源保护很有利,同时有助于提升渔民就业。然而让梁荣生忧心的是政策限制。他说,体验式捕捞与生产性捕捞不同,游客钟爱的拖网体验每次仅持续30分钟。“希望渔政、农业等相关部门能区分两者,给予特许政策支持,理顺执法标准,同时在航线审批、资源联动等方面提供助力,让合规经营的出海旅游得以良性发展,避免行业‘自生自灭’。”梁荣生建议道。
深挖“中山特色”,让滨海旅游闪亮大湾区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认为,中山需立足自身独特资源,深挖自身优势,以更开放的思路和差异化路径激活“蓝色引擎”,让“伟人故里”“休闲生态”等特色标签成为大湾区滨海旅游的亮眼名片。

“中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重优势的叠加融合。”梁士伦指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的交通区位优势愈发凸显;“粤菜名城”的美食品牌,以及“处处是景”的休闲特质,构成了区别于周边城市的独特魅力。
“没有大型龙头景区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短板,反而可以成为打造发展休闲文旅的优势。”梁士伦认为,尤其近年来崖口、曹边、桂南等网红乡村,深中通道日落观景点,“好吃不贵”的以石岐乳鸽为代表的中山美食等,共同构成了“休闲不只是看景点”的体验式旅游生态,这正是中山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如何将交通区位红利转化为旅游吸引力?梁士伦建议,应加速串联“海—陆—空”业态。以翠亨新区26公里滨海岸线为核心,整合马鞍岛海韵公园、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香山湾(衔接珠海情侣路)等资源,打造连贯滨海休闲带;活化中山港旧码头,引入游艇经济、国际范的港口码头文创与特色餐饮、奥特莱斯、高端商务酒店等业态;推动深中海上、空中点对点互通,开发低空观光项目。
“中山市相关部门需尽快明确开发方案,避免错失发展机遇。”梁士伦特别强调,中山各级政府部门要打破传统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能够真正摒弃短期行为,着眼于长期科学谋划,优化岸线产业布局与业态创新,加大出海旅游等政策支持,完善智慧导览、网红直播、高端住宿等配套,通过强化“伟人故里+休闲生态”品牌营销,让中山滨海旅游从区域热门走向更广阔市场。
“关键是形成共识、明确开发思路,下决心加快行动。”梁士伦表示,只要聚焦特色、精准发力,中山定能在大湾区蓝色经济中占据独特地位。
文 记者 张倩 何腾江 见习生 周昊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