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口粮仓变身具有五大功能的公益平台
发布时间:2015-11-16 来源:中山商报

商报讯 为凝聚一群公益人,提升镇区社会服务发展水平,市社工委今年初提出市镇共建首批4个镇区全民公益园的计划,分别位于小榄镇、古镇镇、东区、坦洲镇。昨日,首个园区在小榄镇落成,并举行首个开放日活动。据悉,小榄镇全民公益园由历史建筑沙口粮仓改良而成,通过设计团队改造,老建筑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让当地人轻松做公益。

    500多人参与众筹,谷仓变身“创益堡”

    位于小榄镇沙口东路的沙口粮仓,几个月前仍处于墙体脱落、野草在墙根蔓长的落败状态,如今却焕然一新。这个有着三四十年历史的旧厂房,通过一群公益人开发,昨日起,1楼门店开始售卖有机蔬菜,2-4楼分别布局了书吧、开放办公区、手创工作室、天台农场等功能区,装修清新。首个开放日,吸引不少当地市民前来观摩。

    “这两个近100平方米的圆形谷仓,以前是堆放稻谷的,直径10多米,高五六米,目前开发了其中一个,叫创益堡。”小榄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黄思通告诉记者,选址确认后,小榄镇立刻邀请有资质的建筑工程师对旧房进行评估,确保改造安全可行。公益中心还发动了众筹共建创益堡的活动,市民参与热情很高。

    记者看到,圆形谷仓,四周贴满了525个“堡主”的陶瓷手印。这是今年7月,黄思通发起的一个众筹活动,每人筹款500元。知名天使投资人何伯权,小榄本土歌手苏妙玲、何乾梁等均加入了“堡主”行列。黄思通说,众筹原来是为了进行整体内外装修、添置设施等,没想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众筹完毕后,黄思通建立了“堡主”微信群,大家对“创益堡”很期待。在一众“堡主”的建议下,由公益中心牵头,微信群网友还成立了一个“堡主会”,选举宣传部长、义工队长等成员,建立架构。在互联网线下,召开第一次“堡主”见面会。大家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到公益园创建,不少企业老板、机关单位员工“堡主”每个周末都来看一下“创益堡”的建设进度。“很多人来做义工。”黄思通说。

    设立办公区,近10家社会组织进驻

    除了凝聚一批公益人,黄思通希望小榄镇全民公益园,更方便地服务当地市民,让想做公益的市民不需要走太远、费太多精力和时间,就能找到活动和场地。

    据悉,小榄镇自2012年创办首届“创益菊城”活动后,全民公益氛围逐渐变浓。听到许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反映举办活动存在场地难等问题,相关方面随即筹办“舒窝”公益咖啡馆,让公益项目有地落脚。

    然而,新问题又来了,公益活动不定期举办,每次都要大费周章进行推广,人气和效果时好时坏。对此,小榄镇全民公益园应运而生。黄思通说:“我们希望把公益园打造成不落幕的公益体验展。”

    据介绍,小榄镇全民公益园将涵盖五大功能,即公益创新驱动平台、公益文化传播平台、公益人才培育平台、公益组织孵化平台、公益资源整合平台。

    其中,公共办公区已经吸纳了公益银行、七彩快乐营、聚能塔等近10个雏形社会组织,书吧、天台农场、天台吧的运营方,也是小榄镇刚孵化出来的社会企业。此外,手创工作室也被当地的一个公益团体给“承包”了。

    “我们通过低租金的形式吸引这些社会团体进驻。挑选条件是,要有常年运营的项目,而不是一个个活动。我们需要市民随时过来,就能做到可体验的公益。”黄思通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