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劲超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群众路线准确地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直接体现,其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就是要告诫全党在新时代前进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基本命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对于年轻干部如何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不仅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而且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党的群众路线得以贯彻,使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够深入民心。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我们的年轻干部用真心实意、真情实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礼记·大学》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只有带着感情去改善民生,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山市委、市政府秉承这座城市固有的“民生”精神,每年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中山的年轻干部只有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做好,把工作落到实处,用心用情用脚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我们的年轻干部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中山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教育、工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生活消费方式也逐渐从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和服务型转变。中山的年轻干部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应该主动担当作为,以水污染治理和破解土地瓶颈两大攻坚战为契机,一方面解决存在的作风不实、管理粗糙、缺乏斗志等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我们的年轻干部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广大民意表达的平台载体。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在哪儿,我们的年轻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中山新就业形态,如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代驾、网络零售人员等,更多是依托互联网展开,同时也面临劳动关系认定难、用工形式监管难、缺社会保障、缺职业技能等困难。中山的年轻干部可以运用互联网积极谋划,坚持网上网下结合,打造暖心就业服务平台,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
风正好扬帆,奋楫正当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山的年轻干部亟需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结合中山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高学习力、决策力、执行力,增强责任心、公心、恒心,凝聚一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中山铁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民生实事做好做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坚持不懈推进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为新时代中山高质量发展谱写壮美华章。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