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
习近平总书记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要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国家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政法队伍作为执法之公器、司法之利器,是社会公平正义、安全稳定最后防线的守卫者。司法行政队伍是推进法治建设直接的推动者、督察者、实施者、参与者,系统点多、线长、面广、业务量大,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作为中山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不强,直接关乎到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强不强。因此,我更要深刻领会并在学习工作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通过学习,主要有三点体会: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素养之基,练就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只有认真学习理解才有认识的深刻认同,才有信念上的坚定。今后要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等,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理论能力。
目前中山正处于抢抓机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经济发展逐步掉队、水污染治理、土地瓶颈突出等8个主要问题,要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有过硬的本领以超常举措、超优服务、超强手段,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我认为,理论是练就过硬本领的基础,理论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站得高看得远,能优化思想方法和解决思想困惑。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夯实理论素养,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
严格律己修身,守牢拒腐防变防线,树立正确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此前,总以为自己在综合部门工作,手中无权,拒腐防变与自己关系不大,但经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开展,明白在一些小事小节上不注意,很有可能违反“三个规定”要求,因此,要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
我认为,守牢拒腐防变防线,更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这样才能真正践行为民服务。政绩观不是只有主政一方的领导才有,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在工作中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而不是以这项工作完成是否被上级表扬或完成考核任务为标准。如我们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没有换位思考群众的法律需求点,而只是一味追求形式上完成平台建设,导致公共法律服务与企业需求“失焦脱节”,这为我们今后开展敲响了警钟,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更不能有私心杂念,唯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敢于善于斗争,勇于担当作为,以务实的作风推进法治中山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党持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
我认为,作为由原法制局和司法局重新组建的司法局,肩负法治中山、法治社会等任务,在为市的重大决策出具法律意见时,要敢于不唯上、不唯权,从人民利益出发,用心用情提供科学精准的法律意见;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认真梳理中山市场化法治化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通过建立健全适合我市发展的营商制度体系来规范和保障各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解决经济发展困阻问题;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作者系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