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让“小个体”撑起“大创新”
发布时间:2022-04-11 来源:中山日报

郤海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简言之,就是要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更新观念,摆脱束缚,把改革创新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小个体”撑起“大创新”,共促中山的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实现中山的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解放思想、在于改革创新。我们要正确认识现状,科学研判形势,多学习、多实践,自觉跳出原有经验的束缚,敢向过去“开刀”,敢跟自己“叫板”,努力使已有的经验与新的实际“接轨”,把改革创新精神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以新理论研究新情况,以新视野认识新事物,以新观念解决新问题。

要端正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制约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八个之困,而这问题那问题归根结底是干部队伍作风所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实际行动上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说到底也是要解决思想作风问题。要力戒自由主义、形式主义和保守主义,强化纪律观念、务实观念和效率观念。既要善于求真,在准确理解把握“上情”的同时,又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掌握“下情”,以指导实际工作。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作为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能满足于空洞表态、坐而论道,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履职尽责。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中山要抢抓机遇开新局,抓创新才是扭转困局的“牛鼻子”。我们年轻干部作为中山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是各行业、各业务领域的佼佼者,不能循规蹈矩得过且过,而是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奋斗者姿态,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体现讲政治要求的落实。

对标对表,博采众长。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学习借鉴,强长项、补短板。在各个领域向最好最优看齐,在“硬环境”上跟上先进,在“软服务”上做到最优,学习苏炳添的敢拼善赢和创新突破精神,在同一赛道上速度更快、爆发力更强,在不同赛道上谋划布局和奋力赶超。勇于打破思想藩篱,善于以他山之石攻玉,大胆创新思路方法,找到超常规的发展路径,实现弯道超越、后来居上。

改革创新没有旁观者,作为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内联外接的关键位置,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是各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更是中山改革创新的主力军。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坚决杜绝“科长现象”,充分发挥好中枢作用。接下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应对变局、准确把握大局和勇于直面问题,继续发扬中山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和务实肯干的优良作风,切实转化为心中的理想信念、脚下的行动,练就过硬本领,“奋斗”不“躺平”,“实干”不“摸鱼”,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姿态再出发,善用党的创新理论,推陈出新、求新求变,为“美丽中山,投资热土”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法制与政策研究科科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