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焕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练就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领导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这既要有达到目标的革命热情,也要有达到目标的高超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年轻干部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本领恐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对领导干部“怎样增长本领”“学习本领的关键是什么”进行了深刻阐述,为领导干部如何克服本领恐慌、练就肩负历史使命的过硬本领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个地方的发展情况与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有莫大关系,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位、担当何职,都必须具备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能力水平。“唯大力转作风,方能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年轻干部当谨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道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三心”聚“三力”,接牢接好中山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实现从茧到蝶的飞跃。
以“责任心”增强“学习力”,补齐“思想短板”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立足当前,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深刻把握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中山高质量发展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指导工作、引领实践,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恒心”夯实“执行力”,锻造“知行合一”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在难事急事中经受锻炼,在实践中深化对规律和方法的认识,方能得真知、悟真谛、长真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勇毅担当,则无惧艰难险阻。”当前中山两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就是最好的课堂,领导干部要多在疫情防控、治水和村改等重要岗位磨炼,不断夯实处置问题、协调各方的能力水平。“要揽瓷器活,得有金刚钻”,面对拆违困难不“撂挑子”、遇到历史矛盾不“捂盖子”、遭遇三防急险不“掉链子”,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工作落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与基层拧成一股绳,创造性解决困难,给基层添砖加瓦,而不是添堵添乱。多拿几次烫手的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是领导干部练就基本功的必经之路。确保做到学愈深、信愈笃、行愈坚,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一身本领,在艰难困苦中锤炼坚韧品格,在风霜雨雪中接受淬炼洗礼。当我们遇到更复杂、更棘手的工作时才能“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
以“公心”提升“决策力”,赓续“鱼水深情”
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要克服本领恐慌,关键是要虚心用心,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蕴含着最为波澜壮阔的力量。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鱼水深情”需要心怀“大我”,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以公心换取人心,只有同群众水乳交融、打成一片,群众才愿意掏心掏肺讲出实话和真心话。“鱼水深情”需要善作敢为,领导干部既要在思想觉悟上“高得上去”,又要在具体工作中“低得下来”。要聚焦治理“难点”、民生“痛点”、政策“堵点”,到基层去“真找问题”“找真问题”,既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请群众提出意见。怀揣赤诚之心,滋养为民情怀,感受人民力量,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把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汇聚成推动当前中山“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新局改革奔腾向前的浪潮。
(作者系坦洲镇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