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梦想之翼,逆风飞翔!
发布时间:2024-12-04 来源:香山少年报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近日,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教育发展与治理研讨会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中山特校”)办学35周年成果展举行,中山特校的同学们,通过多样的艺术展演,展示了个人的风采,绽放出闪亮的光芒。

中山特校同学们的手工作品。 中山特校供图

自强不息 华丽蜕变

5年前,患有孤独症的李境浩在学校体育老师的耐心引导下,逐渐爱上了打篮球。这个曾经的小胖子,如今已通过运动蜕变成高高瘦瘦的帅气男孩。唐常容是一名听障孩子,曾经听不见节拍的她,通过系统训练,能跳出优美的舞蹈,并凭借舞蹈节目《最后一球》获得今年中山市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金奖。黎子瑶尽管听力受损,但她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乒乓球的各种技巧,将省残运会乒乓球奖牌收入囊中。边俊熙是“星星的孩子”,他从二年级开始学葫芦丝,如今已过专业六级,在校庆汇演中他与好朋友上台合奏一曲《桃花笑》,自信大方,沉稳儒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让特殊孩子绽放光彩

“尊重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是中山特校的校训。近年来,学校不断研究拓新IEP(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模式,让特殊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发光发亮。学校办学至今,已有30多名聋生圆梦大学;多名学生入选国家队并在国际聋奥会、全国残运会、全国聋人游泳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上夺冠;还有不少学生在舞蹈、钢琴、陶笛、钻石画、烘焙等方面有所收获……

中山特校同学们的手工作品。 中山特校供图

点亮每个孩子的未来

走进中山特校,从作业治疗室和感觉统合训练室等功能室的教具中,可以感觉到特殊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来之不易。普通人认为再简单不过的发音、动作,都必须通过老师耐心地分解、训练。

“所谓的IEP教学模式,就是我们根据每个孩子生命特点、成长阶段,制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教学计划,让他们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各项能力得到提高。”中山市特殊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巫晓丹说,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千差万别,很多特殊孩子在艺术、体育、文化的舞台上发光发亮,除了孩子们的刻苦努力,背后还凝结着学校、老师、家长细心发现和用心栽培,也少不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编辑 林燕英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