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正文
滑板少年火琇实:碗池滑行,“火”力全开
发布时间:2025-07-19 来源:香山少年报

七月盛夏,湛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大地被烤得发烫,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让人透不过气来。在古滑滑板俱乐部,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的初二学生火琇实尽管汗如雨下,仍坚持在闷热的室内碗池训练。只见他从碗池边缘俯冲而下,在碗池的弧面、陡坡间自由穿梭,滑板划出一道道流畅的弧线。

滑板少年火琇实。记者 冯明旻 摄

为备战即将到来的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滑板锦标赛,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已经持续了好几天。每天训练四五个小时,从下午滑到晚上,训练场闷热难耐,护具紧贴皮肤,汗水浸湿了衣服,但火琇实早已习以为常。“滑起来就顾不上热了,只会想着动作能不能再顺一点、再完美一点。”他说。

实正在训练。记者 冯明旻 摄

火琇实与滑板的缘分开始于小学二年级的一次偶遇。那天,他和家人在紫马岭公园散步,恰巧看到几位少年在教练带领下练习滑板,飞速滑行、翻转跳跃,动作帅气极了,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了。“太帅了,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也要学习滑板,这也是我第一次有了主动想学的兴趣爱好。”他说。不久后,他便踏上了滑板学习的道路。

一年多后,因训练场地局限加上学业压力,他不得不中断练习。那段时间,他心里始终挂念着滑板。“后来场地更新了,我便第一时间报名,重新开始学习。”他说,2023年再次开始学习滑板后,丰富的场地也让他有了更多的进步空间。

火琇实正在训练。记者 冯明旻 摄

不同于街式滑板的地面动作,碗池滑板要求选手在弯曲的池壁中高速滑行,完成空中转体、腾空接板等高难度技巧。危险与挑战并存,摔倒是日常。

“练习540转体动作,总共让我受伤了三次,现在还没完全学会。”火琇实告诉记者,他第二次摔得最严重,从碗池高处跌落后,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不得不停训休息两个月。“伤上加伤”的经历让身边人都替他捏了把汗,但他仍拥有继续前进的勇气,“只有直面它、攻克它,才能不断进步,学更多厉害的招式。”

妈妈王女士至今都为儿子的坚持感到钦佩。“滑板是他第一个真正发自内心喜欢、而且从未放弃的事情。”她说,“看到他摔伤我也会心疼,但他从没喊过苦,还总是反过来安慰我们,所以只要做好他坚强的后盾就好了。”

在火琇实眼中,滑板不只是运动,更是一个能释放自我的舞台。“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新的突破,滑板没有终点,总有新的高度等着我去挑战。”他说,训练之余,自己还会经常在家看比赛视频,分析优秀选手们的动作,琢磨细节。

在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火琇实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热爱,是愿意一遍又一遍重新站上滑板,挑战自我,突破艰险,成就更好的自己。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