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玻璃牌子”
中山市大信学校 五(7)班 肖悦扬
房间窗台上,一枚“玻璃牌子”不时地勾起我的思绪。它总能使我想起茫茫大海中那块含着珍珠的贝壳。
上幼儿园时,母亲替我报了乐高课。意外的是,我在这方面展现出不小的天赋:瞅一眼图纸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用积木拼好乐高图形。起初,我拼的是巴掌大的积木,渐渐地,我尝试挑战更小的积木,大则如手指,小则与指甲盖一般大小。我一直坚持到了一年级,那时候的我哪怕没有图纸,也可以创造并拼好乐高图形。
直到一天早晨,我突然收到了一则通知:俱乐部邀请我去参加比赛,并且把我提拔到尖子班开始备赛。
备赛中最难的,是用平板控制小车移动。首先要写好程序代码,接着要将它们变成一个个模块,并组合在一起。但它并非全自动,想操控小车,还得用手按模块,左转按钮的箭头朝右,前进按钮的箭头朝后,向右前方行驶还需要同时按右转按钮和前进按钮。特别是当小车经过右上角的急转弯时一秒内要按下四个按钮,几乎是五指并用。
终于,我们迎来了比赛的日子。我在等候区不断练习拼装小车,同时在心里对自己说:“不必紧张,正常发挥就好。”比赛提示声很快传来:“颗粒机器人俱乐部B组进行比赛。”我的心怦怦直跳,像一只小鹿四处乱撞,忐忑不安。就在这慌乱之中,我竟鬼使神差地将中轴拼到了小车最上面。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才好?”我迅速冷静下来,及时调整,最终卡在57秒的时间点拼装好了小车。“只要没有超过1分钟,就不会失去比赛资格!”我长舒了一口气。接下来是用小车运送乐高小人到目的地的环节,这个环节最紧张刺激,也是一决胜负的关键。我稳住心态,开始操作。还是那熟练的动作:左转,刹车,后退大约7码的距离,接着朝右前方全力冲刺!“耶!1分04秒!”我打破了自己的纪录,荣获冠军。
“第一届颗粒杯大赛冠军获奖者:肖悦扬!”播报声刚刚落下,全场霎时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每一声都像是巨石投入平静的清湖,荡起层层涟漪,那震撼的声音令人心潮澎湃。我激动地走上领奖台,脸颊因兴奋而泛起了红晕。上台后,我略显紧张,用手扯了扯衣角,为自己打打气。缓了会儿,我终于敢于直面观众,嘴巴虽抿着,但嘴角却微微上扬。
主持人将一枚奖牌挂在了我的脖子上。奖牌用玻璃制成,边缘凹凸的鼓样上闪着银色光辉。那是冠军的象征!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对奖牌有了具象化的认识,我高兴地与母亲说:“妈咪,这‘玻璃牌子’可真漂亮!我好喜欢!”
一枚小小的玻璃牌子,茫茫大海中含着珍珠的贝壳,像夜空中的北极星,它承载了我一滴滴汗水,与那用汗水换来的光荣!
指导老师: 史季
编辑点评
从幼时的乐高启蒙,到被选拔参与比赛,再到获奖时的欣喜,故事脉络非常清晰。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作者对于备赛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比赛时的心理变化刻画,细致入微,展现了小作者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编辑姐姐只提一点建议,即注意详略得当。这篇故事中,展现技术难点和比赛过程刻画是重点,而前面的乐高启蒙是铺垫,可以适当将前面的启蒙部分进行简化,突出后面的精彩情节。此外,心理独白要用引号突出强调哦!
编辑 见习生 陈梓煌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