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萝卜
坦洲实验中学 初二(10)班 陈思颖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那里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无尽的欢乐,而跟着外公去菜园拔萝卜的经历,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是闪闪发光的一段记忆。
记得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微风轻轻地拂过额头。外公扛着锄头,我像只小尾巴,一蹦一跳地跟着走向菜园。菜园不大,却像个种满了各种颜色的蔬菜的神奇百宝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五彩斑斓的画。
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那片绿油油的萝卜吸引住了,萝卜叶像是一群绿衣仙子,在微风中摇曳,轻盈地向我招手。外公一眼就看穿了我想对萝卜“下手”的心思,笑着给我示范。只见外公走到萝卜前,缓缓地蹲下身子,用那双饱经风霜却充满力量的双手握住萝卜叶,轻轻地晃了晃,然后猛地用力向上一拉,一个又白又胖的萝卜就破土而出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身手。
我学着外公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蹲在萝卜旁,双手紧紧抓住萝卜叶,如同抓住一个珍贵的宝贝,使出全身力气往上拔。可萝卜却像是长在土里似的,纹丝不动,我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外公哈哈大笑,走过来帮我一起握住萝卜叶,说道:“孩子,拔萝卜得用巧劲,不能光用蛮力,来,咱俩一起!”这一次,我和外公一起喊着口号:“一!二!三!嘿!”萝卜终于动了,然后再用点力,就一点点地被拔了出来。新鲜拔出的萝卜白白嫩嫩的,好像一个胖娃娃,可爱极了。我抱着这个浑身沾着泥土的大萝卜,心里别提多骄傲了。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顿时像充满电的小马达,干劲十足,拔出一个接一个的萝卜。不一会儿,我们就收获了满满一筐子萝卜,劳动带来的疲惫被眼前的“果实”冲刷得一干二净。我望着篮子里的萝卜,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餐桌上香喷喷的萝卜排骨汤来,嘴巴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农村,住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但那段拔萝卜的童年时光,却深深地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它是我成长路上最纯真最美好的回忆,让我懂得了劳动的快乐,也让我在繁华的城市中,却始终怀揣着一颗向往田园的心。
指导老师: 梁素丽
编辑点评
全文能够抓住“拔萝卜”这样一个有趣的童年往事进行铺陈描写,首先就做到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这是很多小朋友写文章最需要学习的地方。然后在描写时,对菜园“蔬菜百宝箱”的形容,对外公拔萝卜动作的刻画,对我无法“撼动”萝卜的窘态的刻画,对拔出的萝卜“白白嫩嫩,好像一个胖娃娃”的形容,都是非常生动的,让读者透过文字便能够感受到拔萝卜的欢乐。
稍微需要注意的是,写文章的时候要减少一点点刻意,有些形容和刻画是很生动的,但有些形容却会多余,多余就会降低文字的流畅度,如“只见外公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萝卜前”“(使出全身力气往上拔,)小脸憋得通红”等。另外,向往田园只是一种个人选择,不是必然正确,遣词造句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很多小朋友写菜园主题的文章,这里推荐一下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祖父菜园的描写,写菜园其实是在写情,写情最重要是认真感受,这时菜园就会是“百宝箱”,萝卜就会是“白白嫩嫩,好像一个胖娃娃”。
编辑 李红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