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阅读写作 >> 正文
探访“百千万工程”| 龙瑞小学 周芷莹《风起隆都,看我乡史‌‎》
发布时间:2025-07-22 来源:香山少年报

风起隆都,看我乡史‌‎

龙瑞小学 六(3)班 周芷莹

隆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当岁月的风轻轻掠过,书页便簌簌翻动,细细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龙瑞村,便是这本书里精彩的一页,风里全是关于它的记忆。‌‎

‌‎龙瑞村的名字,就是被这风细细雕琢的。早在南宋末年,这里就开始有了聚落的雏形。建村之初,村边海角的礁石像只昂首的公鸡,于是“生鸡角”的名字便随风传开。随着岁月的流转,村子不断发展壮大,名字也几经变迁,先后改名为“山溪角”“溪角”。到了1952年,原起隆堡和芳瑞堡合组为隆瑞乡,后来人们又觉得“龙”象征着至尊吉祥,便将“隆”改为“龙”,从此便有了如今的“龙瑞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龙瑞村踏实前行,越发光彩,名字也随春风传得更远更响。       

龙瑞村的人,就是被这风托举而站立起来的。同治元年的风,轻轻拂过刘其昌意气风发的脸庞。这位文武双全的探花郎,所到之处,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当地的文化土壤。上世纪的风,轻轻翻阅刘文业案头的作业本。在讲台上站了四十余载,龙瑞小学老校长刘文业校长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教育体系劳模,他的学识像风中的灯,照亮无数孩子的路。还有从龙瑞村走出的文学创作者刘桓炎,我国革命前辈与建设功臣刘秉楷……他们在风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风起隆都,吹亮了这些闪耀的名字,也吹暖了后辈的心。

龙瑞村的老建筑,就是被这风守护着的时光坐标。“探花及第”牌坊,犹如一位沧桑的老者,在风中静静伫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是对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者的褒奖,也是龙瑞村文化底蕴的体现。溪角古塔高耸入云,每一块砖石被风磨得温润,都刻满了历史的痕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繁华与沧桑;刘氏宗祠庄严肃穆,那是刘氏家族的精神家园;古老的石碉楼,犹如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龙瑞村的安宁。‌‎这些老建筑在风中演绎成一行行动人的诗。

岁月的风吹过隆都,翻动着龙瑞村的故事页,也把历史文化的种子悄悄送到我们心里去。作为龙瑞村的后代,我们要好好呵护这些珍贵的种子,把先辈们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让龙瑞村的故事在时光里愈发精彩!

指导老师: 林小梅


编辑 汪佳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