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储备充足!古镇应急庇护场所24小时开放

发布时间:2022-05-09

5月8日,进出古镇的所有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后(城轨古镇站除外),古镇镇专门在古镇体育馆、海洲村华光颐老院分别设置了24小时开放的应急庇护场所。


滞留人员在庇护场所内休息。

5月9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古镇体育馆应急庇护场所时,只见入口位置的大规模核酸检测点正在忙碌。做完核酸采样,出示粤康码和行程码,经测温后,滞留人员可随时进入庇护所休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应急庇护场所内摆放有100张简易床,分有男士休息区和女士休息区,被褥齐全。入口的位置设置有饮水机,放置有一次性水杯,亦有成箱的方便面等食物,随时供入住者食用。


▲庇护场所分为男士休息区和女士休息区。

家住石岐区的袁英梅是古镇镇公共服务办副主任,是古镇镇430多名机关下沉党员干部之一,负责两个庇护所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5月8日晚上,古镇体育馆庇护所入住了43人,海洲庇护所入住了3人。作为志愿者,我们需要向入住人员做好解释,尽所能取得他们的理解。”袁英梅说,为给滞留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临时居住环境,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完善居住条件。两个庇护所内都可以冲凉,为方便入住群众入住,庇护场所还安排志愿者24小时值班。

从事货物运输的胡先生因工作原因滞留在了古镇,在得知庇护所开放后,立即就来到古镇体育馆,申请了休息床位。“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古镇可以尽快解封。”

在古镇体育馆,除了袁英梅之外,还有两名志愿者值守,他们让滞留群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古镇的温暖,还有一份作为志愿者的奉献与担当。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卢兴江
◆图: 记者 文波
◆编辑:汪佳 
◆二审:朱晖 
◆三审:查九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