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紧急时刻显身手,建言济困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2-01-04 来源:中山日报

五年来,十二届市政协机关及委员履职为民,倾心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在台风面前,在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面前……政协人身影总闪现于人民群众身边,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与中山人民风雨同舟。

●齐心抗疫,政协“两支队伍”获殊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政协第一时间发出齐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倡议书,号召政协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两支队伍”与全国、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委员们或奋战在医务抗疫一线,或坚守在阻击疫情岗位,或为防控工作捐资捐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山政协人的新形象、新担当。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还围绕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企业供应链、灵活用工、稳就业保民生等问题开展调研,努力推动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两难”变“两全”。

在中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政协常委李乐愚、高峥,政协委员陈远旋、汤荣添、赵湘、徐宁军获中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李乐愚获中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市政协办公室荣获“中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履职为民,深入基层一线解民忧

2020年8月17日晚,东区花苑社区花园新村的小广场里灯火通明,一场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的协商活动正在热烈进行。场内,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及其立法工作重点难点畅所欲言。场外,有60万人次通过点击现场直播观看和参与立法协商工作。这是市政协首次创新性地将立法协商会从机关办公室搬到社区广场,通过“现场座谈+直播”线上线下联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五年间,政协人不断将履职身影下沉基层,针对群众所需所盼,扩大服务的覆盖面,让基层群众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2019年4月18日,第10期“政协民生观察室”来到南区龙环村球场榕树下,政协委员与群众面对面,共同讨论“社区营造”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这是市政协工作下沉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精彩一笔。2021年8月25日,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在港口镇下南村举办“提升乡村风貌 建设美丽家园”专题协商会,与市直部门、港口镇相关人员和村(社区)代表面对面,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乡村风貌,建设人和居美家园。

●不畏艰险,奔赴“危”“难”现场

2018年抗击台风“山竹”期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9月15-16日,市政协正副主席、正副秘书长及办公室、专委会有关领导分别奔赴我市各个镇区,深入台风一线,督导检查防风抗风抵御工作,机关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继续坚守岗位,在急难险重面前,再次展现了党员干部和中山政协人的精神和担当。

2018年,市政协响应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组织发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助力扶贫献爱心。

2019年1月15日,市政协办、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开放大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山市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前往肇庆市广宁县大良村调研和检查扶贫项目,并向当地农户表示节前慰问。

2021年9月11日,在市总工会、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的指导下,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站联合火炬开发区医院在火炬开发区智慧健康小镇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咨询义诊服务活动”,服务职工群众1600多人次,切实为职工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021年5月,市政协党员干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携手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家委入户慰问残疾儿童。

2021年9月,市政协领导前往黄圃镇永平社区居委会、阜沙镇罗松村村委会,看望五名困难家庭大学生。

●完善机制,界别委员工作站创品牌

政协不断将各项工作向基层延伸,实现政协工作室、委员联系点镇街全覆盖。在有关界别成立6个政协委员工作站,其中设在南朗街道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的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站为全省首创。

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会界别委员优势,服务生产一线,通过做实“政协委员和你说”品牌,积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做实“政协委员为群众办实事”品牌,积极为职工群众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解决公交出行问题;做实“政协委员建真言”品牌,推动构建技能人才发展平台;做实“政协委员与你商量”品牌,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廉捷
◆编辑:唐益 
◆二审:曾淑花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