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

发布时间:2022-01-07

5年来,十二届市政协通过“主题年”等活动,层层推进机关“制度化”“科学化”建设,提高机关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协机关聚焦力、执行力和服务力,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让机关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政协事业迈上新台阶。

01


提升机关服务能力

2017年,市政协提出以“机关工作创新年”为工作主题,在“专”和“特”字下功夫,努力构建机关工作新局面。2017年9月的一天,市政协在火炬开发区留创园举行“机关建设主题公开课”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与会者聆听了主题为《加强新时期政协机关服务能力建设》的讲座,并参观走访了高新技术企业。

市政协领导表示,业务知识好比是树的“叶”,制度化是树的“根”,市政协要通过制度化促进机关工作开新局,让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干部职工要“尽义务”“懂感恩”“能担责”,又要做到“立志趣”,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履职。只要肯于置身熔炉,定会百炼成钢。市政协领导表示:“政协机关建设不是一句空话,是补短板、强队伍、转作风、增效能的过程。”

2018年,在政协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市政协提出以锤炼政协机关队伍为抓手的“机关建设提升年”主题。6月26日,市政协召开“机关建设提升年”工作动员会,市政协领导强调,“政协工作做得如何,政协机关建设很重要”。12月14日,市政协机关召开模范机关创建动员会,部署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提出了2018年全面创建,2019年重点攻坚,2020年巩固提升的“三步走”创建思路和组织保障。在2018年里,市政协紧扣“机关建设提升年”这一主题,通过在机关开展“抓建设”“讲担当”“严管理”“重提升”等举措,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编印了《市政协工作制度规范汇编》,启动编制市政协机关ISO9001管理体系工作,推进机关制度化建设。

此外,在机关建设中优化“智慧政协”、蓝信系统功能,运用现代履职技术手段提升政协工作信息化水平,党建、文史、人文活动等多项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积极助力社会治理创新,总结规律形成经验材料,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地级市代表应邀参加全国政协社法委工作座谈会作交流发言;机关党委、工会积极开展关爱特殊少年等志愿活动,丰富履职内涵,强化政协机关责任担当。“机关建设提升年”有效提升机关服务能力,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

02


让机关工作提质增效

2019年,政协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年”主题目标要求,为提升机关建设水平,市政协围绕目标,以“提质增效年”为引领,制定《中山市政协主席工作规程》《市政协机关仿ISO9001工作规程》等制度,提高机关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升制度建设效能。开展机构改革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充实优化机关干部队伍。启动“智慧政协”二期升级改造工作,以信息化提高机关办文办事效率。“中山政协信息网”全年访问量8万多人次,“中山政协”微信公众号实现政协委员全覆盖,传播成效在全省政协系统排名前五,《和》杂志全年刊发文章200多篇,“民生观察室”全年累计收看量20万人次。承办中国政协杂志社2019年新闻宣传工作培训会,提升了中山市政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政协机关党委、工会组织开展的“阳光生命——政协机关关爱特殊青年就业志愿行动”,成为中山市志愿服务的工作品牌。

2020年,市政协进一步创新机关工作机制。建立机关每月例会制度,修订和完善各类制度,提升机关管理水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青年干部专兼能力培养,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开展“庸懒散松”问题专项整治,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对口帮扶广宁县大良村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部出列,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21年,市政协深入推进机关建设提质增效,如:健全专委会工作机制,发挥专委会“专”的定位,提高“专”的能力,体现“专”的水平;指导镇街政协工作室、委员工作站开展常态化运作,推动政协工作向社区、群众延伸;打造“政协请你来协商”品牌,让委员在履职活动中站“前沿”、唱“主角”、展“风采”;采取视频会议、在线分享等多种途径举办政协委员学堂,打造高素质的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队伍。

5年来,市政协在推进机关建设上全面发力,扎实有序,持之以恒。努力打造适应新时代新使命的政协模范机关。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廉捷
◆编辑:蓝运良
◆二审:陈彦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