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论 | “工改”为中山经济复苏带来什么“势”?

发布时间:2023-08-23 来源:南方+

GDP同比增长5.5%,珠三角第二;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0.8%,全省第二。上半年的中山,可以说是打了个“翻身仗”。有网友就会问了:中山推了一年多的“工改”,在这当中起了什么作用?

本期《宏论“工改”》我们就来聊一聊,“工改”对中山经济复苏的作用体现在哪。

相对于经济的“体量”,“工改”当下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三种动态的“势”。

一是为中山带来了工业投资增长的“新形势”。

在中山上半年的工业投资数据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1%、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7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3.9%。而且截至今年6月底,中山通过“工改”新招引147家企业,服务221家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超850亿元。这样的投资形势,为中山的制造业当家带来了强劲的动能。

二是给中山创造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企业利用“工改”的机会,升级了生产设备、改善了厂房环境、扩充了产能,甚至拓展出了新的业务,制造业普遍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这种趋势,直接带来了土地亩均效益的提升,十倍以上的数据增长都不算罕见。

三是在中山形成了营商环境改善的“新优势”。

一方面,随着“工改”项目的审批步骤从12个压缩到6个,审批效率提升7.5倍,国土、住建、环境等部门的各项审批业务也得到提速增效;另一方面,“工改”干部们也是在“工改”过程中为企业解决大大小小的实际问题。机制优化、服务下沉,企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目前,中山全市有总投资700亿元的381个增资扩产重点项目,都陆续动起来了。

到2024年,中山将拆除整理近6万亩低效工业用地,拉动17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而“工改”对中山经济的影响不只局限于那改出来的几万亩空间,也不局限于参与“工改”的几十个村和几百家企业。“工改”传递出的信心和成果,是面向全社会的。人们看到了中山的改变,那么投资总会来,经济总会复苏,高质量发展总会实现。


编辑 黄凡  二审 黄启艳  三审  苏小红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