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灯都⑦|“工改”半年考,古镇交出靓丽成绩单:拆除整理低效用地304亩!

发布时间:2024-07-17 来源:中山+

7月17日,中山市古镇镇晒出上半年“工改”成绩单: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304亩,完成年度目标的50.6%。值得一提的是,5个“工改”项目经村“四议两公开”获高票通过,另有10栋厂房,约21万平方米已封顶,即将投入生产。

古镇镇的“工改”不仅清拆整理的速度快,还做到了拆、建、招三者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工改”进入深水区,时间过半,拆除整理任务过半,古镇镇是如何做到的?

变“不可能”为“可能”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今年1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古镇镇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这次大会提出通过打好“五大会战”,切实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向全球一流照明灯饰之都迈进。“五大会战”中,“坚决打好‘工改’大会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与此同时,古镇镇还定下硬指标,全年力争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600亩,推动曹一天宏光电产业园、冈南晋兴产业园等建成投产;推动曹二智慧产业园、曹三智兴产业园、海洲螺沙改造项目等动工建设。“这个指标与上年相比,整整增加了100亩,不管是古镇‘工改’指挥部,还是镇村工改专班都倍感‘压力山大’,有人甚至认为,不可能完不成任务。”古镇“工改”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

6月4日,古镇镇召开“‘工改’大会战”专题会议。魏伟建 摄

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古镇镇工改指挥部立下一条规定:每周一开“工改”例会,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开完会,“工改”专班成员立即赶到村(居),下到目标地块调查研究,探索工改新方法、新途径,攻坚克难,确保完成既定目标。随后的时间里,古镇镇接连启动了19个“工改”项目,各村呈现出“工改”沙场赛马、争先争优的热闹场面。付出就有回报,今年6月底,古镇“工改”主要数据出炉,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304亩,完成年度目标的50.6%。

“第一拆”拆出了信心

今年3月1日,古镇海洲螺沙工业区,随着重型机械的轰鸣,一处低效工业用地拉开旧厂房清拆的序幕。被清拆“工改”地块,总面积约161亩,总投资约4亿元,分三期开发,通过升级改造,将建成高标准产业园区,重点引进智慧灯杆,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产业,这也是古镇实施“工改”以来,单体面积最大的地块之一。为起到示范效应,古镇镇主要领导出席本次“工改”项目动工仪式,要求各村(居)、镇村“工改”专班主要负责人等全部到场,倾听和学习海洲村介绍“工改”工作经验。

古镇镇螺沙工业区“工改”项目清拆动工仪式现场。魏伟建 摄
海洲嘉隆工业园一期建成投产。古镇宣办供图

海洲村的“工改”工作一直走在全镇前列,作为全镇新年“第一拆”,该项目也为海洲腾挪出更大产业发展空间,为壮大海洲村集体经济发挥积极作用。以此为契机,海洲村再接再厉,启动两个“工改”新项目,方案得到全体村民表决通过。

拆、建、招结合创未来

“工改”并非简单“一拆了事”,只有“招”来好商,才能“改”出高质量发展未来。为给村集体“工改”项目引来优质企业入驻,古镇镇结合“亿元企业安家计划”“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在实施连片“熟地”整备、产业空间拓展、园区配套建设、园区投入倍增等四项工程的同时,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寻求突破。曹三村“工改工”地块拆除整理到位后,镇政府出台新举措,由亿元企业组团共建园区,目前已有8家企业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即将开工建设。

曹一天宏光电产业园封顶现场。魏伟建 摄

曹一天宏光电产业园项目是古镇镇第一宗完善用地手续后转国有的“工改”项目,从引进企业的情况看,年产值将达10亿元,为改造前的21倍,年税收将达3800万元,是改造前的21.8倍,目前已有7栋厂房封顶,预计下半年投产。“‘工改’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招商环节前置,拆除整理过程就开始考虑定位和招商,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成功的。”古镇“工改”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查九星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