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李乐愚提出了关于合理调整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的提案。
李乐愚提出,将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作为本年度医疗价格综合改革的重点,将定价从“能耗”成本向“技术”价值转变,统筹考虑中医、西医比价关系,从成本、效益、价格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中医医疗服务价值提上去的同时,让群众看中医的花费降下来。动态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及医保报销比例,优先上调针刺、灸法类、推拿疗法类、中医骨伤类、中医肛肠类、中医外治等特别是纯手工类的,既是疗效明显又能体现技术价值的项目价格,同时提高中医项目的医保报销比例及降低“报销起付线”;在收费上体现中医药传统诊疗服务价值。参照“三明医改模式”,中医医师在开具中药方剂时,增加“中医辩证论治”收费项目,按照医师职称设定相应收费标准,并由医保全额报销,鼓励中医师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体现中医师的技术及劳动价值。
他希望通过调整,在确保患者负担不增加及医保基金可承受的情况下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提高中医项目及病种的收费标准,建立正向引导机制,引导患者、医务人员选择中医特色疗法,从而达到群众、医保、医院、医生四赢的局面。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图/记者 缪晓剑
◆编辑: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