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丨中山·年味
2022-02-02

虎年春节如约而至,中山大街小巷挂起红灯笼、中国结,市民走亲戚、看电影、蒸年糕、体验民俗、游园赏景,一派喜气洋洋之景。简单的仪式感里弥漫浓浓的烟火气,道不尽的风情,说不完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心之所向的年味。 

什么是年味?美食带来的答案永远是最直观的。从小年开始,走进沙溪镇圣狮村、象角村、东区街道库充村等地,家家户户便搭起传统的柴炉、炊烟四起,糯米粉、黄糖、腊肉等原材料放在一起,垫上芭蕉叶,蒸上十多个小时,这是寓意步步高的新年年糕。在一些村里,妈妈们制作的角仔、茶果是最传统的年味,将豆角、木耳、肉粒、榨菜等剁碎作馅,裹上粘米粉或糯米粉,热气腾腾出锅后,都是孩子们的最爱。

当然,过年少不了一桌丰盛的团年饭、开年饭,无论是在家从早到晚张罗,还是约上亲朋好友下馆子,图的就是团团圆圆、热热闹闹。

年味还是猜灯谜、剪窗花、买年花、写春联,一笔一划写出对新一年的期待,展现市民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望。


▲春节前夕,很多中山市民都有蒸年糕习俗。家住东区街道白沙湾社区的梅姨一大早就开始制作年糕,经过约10小时蒸煮,一笼糯香满屋的应节年糕出炉。年糕,寓意“年高”,蕴含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质量一年更比一年高。


▲石岐东门市场的春联书写吸引了市民的眼球。


▲市民选购心仪年花。


▲社区居民集体制作节日茶果其乐融融。


▲社区长者向年轻人展示叶仔茶果制作手艺。


▲炸制后的煎堆可谓色香味俱全。


▲家里长辈炸制“金钱圈”,寓意财源滚滚来。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图/记者 余兆宇 文波 文智诚夏升权 缪晓剑
◆编辑:周振捷
◆二审:朱晖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