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写春联、印“开门大吉”,沙溪圣狮年味浓

发布时间:2022-01-28

写春联、印“开门大吉”、看民间艺术表演、逛非遗展品摊位……1月28日上午,以“狮乡文化迎虎年”为主题的2022年沙溪镇圣狮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非遗文化采风活动在圣狮村民俗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山市沙溪镇宣传办主办,活动现场设置了丰富的体验项目,如手绘马勺脸谱,拓印“开门大吉”,品尝沙溪凉茶、年糕、金钱圈等环节,吸引了不少村民参与。

“哇,这些脸谱真漂亮,我也要画一个!”在马勺脸谱的体验摊位上,各式各样的作品一字排开,绚丽的色彩、可爱的图案立刻吸引了一大群小粉丝。来自沙溪中学的马世杰老师是该摊位的负责人,据他介绍,马勺脸谱原是陕西独有,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沙溪中学以马勺为载体创作了许多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就有不少与沙溪有关的民俗图案,如“龙、狮、凤、鹤”等。

“最近,我们还将沙溪休闲服装与马勺作品相结合,组合成包含休闲服装和马勺作品的套装,将沙溪特色更好地传达出去。”据马世杰介绍,现场展出的作品既有成品也有模板,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现场填色,在加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传承沙溪特色民俗文化。

“老师,这个我们可以自己印吗?”在“开门大吉”的体验摊位上,几个小朋友好奇地看着桌面上的拓印工具和红纸,不知该如何下手。

来自豪涌小学的陈翠芬赶紧抹好印油,一边演示一边教大家如何拓印。陈翠芬介绍,制作、张贴“开门大吉”是沙溪乃至隆都地区最地道的传统新年习俗之一,别看它小小一张,每一张纸的背后都满含寓意,是平安、吉祥的象征。“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口贴上几对。”陈翠芬说,为了不让传统民俗文化失传,学校特意开设了一门版画的特色课程,教孩子们创作模板、亲手拓印。

这边手作忙,那边墨飘香。才一会儿工夫,一幅幅墨汁未干的春联和福字便摆满了空地。听说这里免费送春联,村民阮阿姨连忙前来挑选,看到喜欢的字,如获至宝般捧回家:“你看我这大门口正好缺一对春联,等墨干了我就贴上!”

据主办方介绍,每年春节期间,沙溪都会举办非遗项目的展示活动,接下来还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陆续推出以隆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新年氛围的同时传承本土文化。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2、视频/记者 王云
◆视频编辑/刘建满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