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局:当好“管家”,为企业在中山落地生根提供保障

发布时间:2022-02-15

2021年,市自然资源局不断强化服务企业能力,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益,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要素向企业倾斜,用好用足核心资源

全年使用指标约1185公顷,公开出让工业用地154.4公顷,完成重大产业平台土地整备2800公顷,推动235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动工。坚持空间为企业腾挪。全年批复土规调整方案122个,解决530个项目落地所需规模。完成“工改工”任务802.6亩,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约2.7万亩,确定工业用地标图建库面积约193平方公里,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空间。

推动用地供应“云招商”,探索建立工业用地用房供需服务平台

深入落实区域评估、预受理、“标准地”和带设计方案出让等制度,全年助力25个产业项目“拿地即动工”。联合市工信局修订“放管服”政策,通过规划条件论证解决35个优质工业项目生产建设问题,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建立联审联办工作机制,统筹实施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深化推广“综合业务咨询岗”服务效能,现场解决企业“办不成事”问题。不断优化“一站式”“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等服务,把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平台、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推广全程帮办、缺项受理、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

着力构建数据共享平台

大力整合分散、独立的自然资源政务信息系统,推动建立统一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实现上下级、各部门审批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信息共享进程,通过解决信息壁垒问题,为项目审批争取时间。

着力健全服务企业专项督查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将常态检查、随机抽查、纪检巡查等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码”上反映平台,广开收集意见途径,倾听企业声音,严厉查处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执行不力、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纪律松驰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深化管理变革,全力提升惠企服务效能

在机制优化上,提高优化土委会、规委会召开频次。土委会、规委会除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外,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开,全力支持重点项目落地。在政策执行上,落实好新政策。《关于促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中山市海岸线、河岸线退让规划管理办法》等政策已经印发,一系列新政策将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落地形成利好。

下一步,在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方面,市自然资源局将加快完善相关操作细则和流程指引,同时走进企业宣传讲解,打消企业疑虑,让政策为中山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按下“加速键”。在执行海岸线、河岸线退让管理办法方面,我们将抓好政策落实,统一执行标准,确保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化上,加快政策编制修订。

近期,将加快修订《中山市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细化配套服务设施的管控要求,回应企业关切。编制《中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拟通过简化编制程序、精简编制成果、设置简易程序等方式提高控规编制和修改效率。尽快修订《中山市国有协议出让建设用地调整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金暂行办法》,大幅缩短业务周期,为项目落地争取时间。当好“管家”,做好“后勤”,为企业在中山落地生根提供自然资源坚强保障!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启艳 黄凡 陈雪琴 徐世球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