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 清溪村“山乡再巨变”

发布时间:2022-09-17 来源:新华社

九月,南方的高温还未完全退去。晴空白云下,一片片田垄相连,绿树掩映着栋栋农舍。石子路和栈桥相连,引导游人前往水中小洲漫步……


这是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百亩荷塘(2022年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里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周立波以家乡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山乡巨变》,生动书写了一场农村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今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画里,鸟语花香,孩童嬉闹,好不快活。

“这些年来,清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林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欧阳鹏在当地工作多年,见证村里“山乡再巨变”的发展之路。

他回忆,2013年以前,清溪村环境破坏很厉害,村民习惯了向山和水索要资源,生态资源被无序、过度开发。村里两大主要产业竹凉席和生猪产业无序发展,一度导致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空气常年污浊,人居环境非常差。

2013年,清溪村开始全面整顿竹凉席和生猪产业。生猪退养、栏舍拆除后,村里进行了人居环境治理。原来的猪舍被改造成花园、菜园和广场,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在益阳高新区的指导规划下,谢林港镇将过去分散的竹凉席加工点统一迁入北峰山竹工业园区,并改善工序,对生产环节进行环保提质改造。

通过采取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清溪村的水变绿了,空气变好了,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里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还开发了观光、休闲、民宿等产业。

游人在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游览(2022年3月8日摄)。

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介绍,2018年以来,清溪村启动提质改造,对空间结构重新进行科学规划、整体开发。

经过改造,村里形成了连环画长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园等20多个景点,开发了精品民宿、清溪剧院、映山红花谷等优质旅游项目,还建立了十间作家书屋。

百亩荷塘边,建有立波清溪书屋。它由村民卜雪斌的家改造而成,一楼是书店和会客厅,二楼住人。卜雪斌在外务工时就爱看书,一双儿女也有阅读的好习惯。2019年,看到游客络绎不绝涌入清溪村,他感受到故乡的巨大变化,决定回乡创业。如今,他从农民“变身”成书店老板,每年的收入相较打工时翻了一番。

“我感觉清溪村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游客,也吸引着在外打工的村民。”卜雪斌说。记者了解到,2021年清溪村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景区内活跃农家乐达30余家,分散摊点40余家,带动就业420人。

这是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清溪广场上的雕塑作品(2022年9月8日摄)。

在改造清溪村过程中,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成立了500余人的志愿者组织,在环保管理、河道监督、景区引导等方面贡献了力量。“现在打扑克、麻将的老百姓少了,大家积极参加镇上发布的招工活动。下了班后跳广场舞、看花鼓戏,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贺志昂说。

 清溪村的“山乡再巨变”是近年来湖南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987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13553元;2021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95元,较2012年增长146%。农村通村通组道路、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基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六个全覆盖”基本实现。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