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小山村“贷”来4300万元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2-04-19

绿水青山到底价值几何?在生态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山东临沂,当地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蒙山沂水间的古树、奇石,甚至是小山村,都可以打上价格标签,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不少村子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前几天,蒙阴农商银行给我打电话反馈,300万元贷款马上到账,我们可以多改造几间民宿了。”临沂蒙阴县百泉峪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明告诉记者,这笔钱将用于党支部领办的乡村旅游合作社民宿提升,“接下来还有4000万元贷款陆续发放,帮助村子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村民收入。”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百泉峪村,是个典型的偏僻小山村。过去一段时间,方国明响应生态建设号召,带领村民关闭矿厂,引入社会资本,修建起拦水坝、蓄水池,并栽植上苗木。曾经废弃的矿坑上,建起了生态旅游项目,百泉峪村农家乐搞得有声有色,目前已发展40家农家乐和民宿。

游客越来越多、环境整体提升、服务水平跟进……新的变化对百泉峪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报告,为蒙阴县许多像百泉峪村这样靠生态吃饭的村庄解决了“升级”资金难题。

2021年9月,蒙阴发布山东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经初步核算,百泉峪村生态产品总价值7000余万元。2022年3月,蒙阴农商银行基于GEP核算报告创新开发了“GEP贷”,给予百泉峪村3个贷款主体4300万元授信额度。

其中,给予百泉峪生态价值转换整村授信额度2000万元,给予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授信额度300万元。另外给予来村里进行旅游开发的公司授信额度2000万元,这家公司瞅准了百泉峪村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口碑,在村里开发了综合性酒店,让这个百户生态山村有了接待大型团队的能力。

“百泉峪村生态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这也是提供这笔贷款的重要依据。”蒙阴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基于蒙阴县2021年发布的山东省首个村级GEP报告,以村子生态产品价值作为质押担保,让生态产品价值变现成为可能。

“绿色账本”变现,小山村成功换来4300万元贷款。这是革命老区破解乡村建设资金不足、探索生态资源转化的一个缩影。

近一年来,费县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成功运作生态资源贷款85笔,为乡村振兴领域提供信贷额度超过7000万元。

乡村秀丽的山水、优质的旅游资源可以明码标价、用作抵押。记者了解到,围绕十类生态资源,临沂市明确“两山”转化范围,同时搭建“两山”转化平台,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新华社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