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包入住!三乡首批人才公寓迎来租客

发布时间:2022-03-31

3月31日,三乡镇人才公寓在悦和亭小区正式揭牌。公示期结束后,首批10名来自该镇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人才将正式入住。据悉,3月17日,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三乡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三乡镇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并通过租赁商住小区房源进行配租,推出首批精装修人才公寓房源,为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按A、B、C、D四类进行配租。


3月31日,三乡镇人才公寓在悦和亭小区正式揭牌。

10套全新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记者注意到,10套人才房均为全新装修,屋内配备了沙发、床、空调等生活设施,实现拎包入住。从交通方面看,人才房位于三乡镇大布村振兴路70号悦和亭小区内,紧邻城桂路、坦洲快线,周边有三乡镇重点工业园区琅环湖科创园、南部新城温泉片区、三乡医院体检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人才房位于三乡镇大布村振兴路70号悦和亭小区内。

据悉,申请入住的10名人才均来自三乡重点工业企业。广东和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资深工程师黄先亮是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进入和胜工作已有8年,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研发工作,是两名幼儿的父亲,还没有购置商品房,本次申请了C类房源。参观完人才公寓后,他激动地说:“公寓位置好,面积大,内部布置舒适齐全,我感受到了三乡政府对人才的用心和关心。”


申请者进入人才公寓参观。

实现人才“来有所居”目标

据悉,为更加精准地服务人才,让层次不同、贡献不同的人才享受到不同的服务,体现能者多得、公平公正,《三乡镇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将人才分为A、B、C、D四类人才进行配租。A、B、C类人才的申请常年受理,D类人才的申请每年1月、4月、7月、10月的前5个工作日受理。继推出首批人才公寓后,三乡将通过配建、集中新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筹集人才房源,推进人才房建设,千方百计为人才解决“来有所居”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三乡镇人才公寓向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工作人才倾斜,想方设法扩大产业人才受惠面,将三乡镇重点招商项目(与该镇签订引进协议且投资额达5亿元及以上)团队骨干、发展壮大三乡镇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人才、取得技师职业资格及以上的高技能人员、在三乡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全镇亿元以上规上限上企业高管或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等纳入可申请的范围,在降低人才申请门槛的同时,大幅度倾斜实体企业人才、实用人才。



三乡首批人才公寓设施齐全,可拎包入住。

三乡镇党委书记郭明星表示,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三乡镇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以“筑梦三乡·人才先行”为统领,以中山国际人才港三乡服务中心为阵地,大力推进人才公寓、人才之家、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创新实施澳门内地双一流大学生到镇党政机关实习,扎实做好各类干部人才提拔任用轮岗工作,竭力营造更加良好的人才生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实现价值创造了优质条件、搭建了广阔舞台,构建良好的引才、育才、用才环境。

【延伸阅读】

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申请人才公寓

A类人才:包括经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或评定的第一至四层次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全额补贴租金,免费入住人才公寓。

B类人才:包括经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或评定的第五、六层次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三乡镇重点招商项目带头人。可享受全额补贴租金,优惠享受期限为3年。

C类人才:包括经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或评定的第七层次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三乡镇重点招商项目团队骨干、经教育部认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或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取得技师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员、在三乡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全镇亿元以上规上限上企业高管或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可享受全额补贴租金2年,第三年享受50%的租金补贴,优惠享受期限为3年。

D类人才:包括发展壮大三乡镇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人才,全国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享受全额补贴租金1年,第二年享受75%的租金补贴,第三年享受50%的租金补贴,优惠享受期限为3年。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祁诣曾 袁旺
◆图/记者 文波
◆编辑:曾淑花
◆二审:朱晖
◆三审:查九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