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访谈 | 林伟强:加快“南联”步伐 全域打造临港经济区

发布时间:2022-06-22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对接融合,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6月16日,神湾镇党委书记林伟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神湾镇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将牢牢抓住深中通道即将开通和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神湾突出优势,打造珠江西岸活力创新、美丽宜居的现代化滨水新城,积极落实“南联”融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五个对接”,全域打造临港经济区。


▲神湾镇党委书记林伟强。

打造珠江西岸活力创新、美丽宜居的现代化滨水新城

神湾地处中山“南大门”,位于磨刀门水道出海口、与珠海斗门隔江相望,西部沿海高速、西环高速贯穿镇域,经中山—澳门游艇自由行航线半小时可到澳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明显。数据显示,神湾还拥有42公里绵长岸线,位于磨刀岛的国家一类口岸神湾港,是全市服务功能最齐全的口岸之一、全市航运条件最好的港口之一,更是中山南部镇街最快捷的货运进出口,每年来往船舶超过10万艘次。2021年神湾镇进出口总额20.8亿元,同比上升19.3%,经济社会效益、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口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在磨刀门水道沿岸汇聚了10家船艇制造服务企业,年总产值近27亿元,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其中,上市企业江龙船艇在清洁能源船艇细分领域具有绝对技术优势。

针对神湾镇的先天优势和经济条件,林伟强表示,神湾镇将牢牢抓住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将神湾港、粤澳游艇自由行作为牵引发展的“两个轮子”,紧扣“珠江西岸活力创新、美丽宜居的现代化滨水新城”的发展定位,按照全域打造临港经济区,大力建设海洋科技装备产业园、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外沙科创园的“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在交通、产业、人才等重要领域,全方位深层次主动对接珠海和港澳,积极推动珠江口东西岸一体化发展。

积极落实“南联”融合发展战略,全域打造临港经济区

目前,中山正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抓手,以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借势借力推进“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林伟强表示,神湾镇作为中山“南大门”之一,将加快“南联”步伐,全面深化“五个对接”,全域打造临港经济区。

一是全面对接珠海、港澳,打造珠江口西岸重要水上交通枢纽。全面提升神湾港航道通航能力,将码头泊位能力由1000吨提升至3000吨级,构建江海直达的高等级航道网,加快打造智慧航道,深度开发西江流域内河航运,推动神湾港建设成为西江干线内河枢纽港。谋划新建磨刀岛第二通道工程作为神湾港疏港公路,加快金凤路、古神公路、斗门大桥等干线公路建设,与周边城市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前规划建设客运码头,争取开通粤港游艇自由行、城际水上客运航线,畅通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港口群的衔接,扩大水域开放力度,打造珠江口西岸水上跨境新通道和交通旅游新枢纽。

二是深化机制对接,加大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力度。以我市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制定神湾镇临港经济区改革发展方案,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等方面,探索与珠江口西岸城市以及澳门、香港融合发展新模式、协作新路径。对接国际营商规则,提升港口口岸服务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外籍船舶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全面推进神湾港改造提升,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药品进口口岸等功能性口岸平台,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产业,促进区域内外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将神湾港打造成为港口、产业、城镇互动发展的现代港口。

三是加强产业对接,重点建设“一南一北”两个千亩级现代产业集聚园区。加强与珠海、香港、澳门的产业互动和合作,积极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立项目招引的筛选机制,重点招引海洋科技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有针对性地“建链”“补链”“强链”。明确神湾全域打造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实施“一产业一规划”,完善海洋科技装备产业园、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外沙科创园的产业布局,并以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为主阵地,统筹建设总面积超万亩的“一南一北”产业用地,力争今年完成800亩土地整备任务,以大空间、大投入牵引大项目、大产业。

四是促进科技合作对接,显著提升综合优势和创新能力。加速汇聚创新要素,对接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澳珠极点建设,推动科技设施联通、创新平台互通,吸引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平台,吸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神湾实现产业化。盘活镇属资产资源,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意创业基地,打造电子商贸、进出口贸易企业注册平台,成功吸引广东丰麟进出口有限公司、兴通进出口2家外贸企业入驻神湾。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型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服务中心和高端人才俱乐部,遴选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农业带头人等进行重点培养扶持,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跟踪。

五是强化生态对接,建设碳中和试点示范区。神湾镇作为全省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市(区)之一,将在竹排、磨刀两岛全力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岛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区。紧抓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发挥神湾丰富的文旅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共建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精品路线,携手打造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为此,神湾镇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建设磨刀岛国际生态休闲岛,接下来将继续举办神湾菠萝文化旅游周、策划“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节会,推动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李红
◆图:记者 文波
◆编辑:蓝运良 
◆二审:黄廉捷
◆三审:向才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