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 | 张义强:三大举措齐发力 产业创新“强引擎”

发布时间:2022-09-11 来源:中山+

中山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指出,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推进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聚焦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等六个方面,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


坦洲镇党委书记张义强。记者 易承乐 摄

坦洲镇作为中山南大门,毗邻珠海市,是受珠海辐射最直接、最强烈的镇街,同时也是市委实施“南联”战略的主阵地。9月2日,坦洲镇党委书记张义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坦洲镇党委、政府将深入贯彻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市“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以交通为先导、产业为支撑、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在助力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展现更大作为。

奋力迈进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坦洲镇正处于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窗口期,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城市规划设计、交通路网贯通、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配套衔接等方面,我们距离周边先进城市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张义强表示,坦洲要想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必须全力以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此,坦洲镇将以深中通道通车为时间节点,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积极推动省市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大力推动香海大桥、西环高速等2个省重点交通项目和坦洲大道、坦神北路、申堂互通等3个市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西环高速、香海大桥年底通车,申堂互通尽快动工,推动4条高速、8个出入口交汇的路网格局加快形成,实现与深中通道无缝对接,积极融入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二是不断完善镇内路网格局。投入13.5亿元,力争用2年时间打通一批中珠跨界路、产业平台路和镇内瓶颈路,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德溪路一期等3项中珠跨界路工程完工,不断优化区域交通循环,不断提升与珠海唐家湾、香洲、斗门的跨市、区交通通行能力,高效促进人流、物流往来互通。

三是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窗口期。加速融入市“十四五”整体路网规划,主动谋划、积极争取界狮南路对接横琴第三通道、德溪路延长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提前谋划坦洲快线二期建设,努力将坦洲打造成为中山南部交通枢纽。

为产业发展拓空间、推聚集、升能级

张义强表示,若把交通一体化比喻成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的先导条件,产业、科技创新一体化则是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坦洲将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在破除土地瓶颈、做优平台、科技创新上下狠功,为产业发展拓空间、推聚集、升能级。

在破除土地瓶颈方面,坦洲将全面梳理工改时间节点,确保完成全年1000亩拆除整备任务,同时,争取以最短时间推动坦南智谷、万宝龙门、华算圣马丁项目尽快落地动工,并同步开展2023年改造项目储备工作,不断拓展产业空间。此外,积极围绕产业链开展针对性招商,实现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形成若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积极承接深圳等东岸城市产业资源外溢。

在做优平台方面,坦洲将立足智慧显示产业定位,加快推动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之一的高端显示产业园建设,积极完善园区配套,构建高端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加强与深圳商用显示系统产业促进会等行业协会的沟通合作,以投资超10亿元的明彩、铭薪等落地项目为招引,推动一批智慧显示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实现产业链不断延伸,积极争取将智慧显示产业纳入全市重点扶持产业政策范围,努力打造形成超100亿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在科技创新方面,坦洲将积极抢抓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机遇,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着力点,积极举办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会,加强科技政策宣传,积极走访重点企业,推动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加快培育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实现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不断提升科技赋能效力。同时,立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构建“广深珠澳研发+坦洲孵化”的区域创新协作格局,支持镇内企业与深圳、珠海的创新平台、链主企业强强联合,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坦洲转化落地。

激励全镇干部勇担使命、谋发展、寻创新

“事业兴衰,成败在人。我们也将坚决贯彻市委‘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的工作要求,着力建设一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攻坚铁军,为助力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坚强保证。”

张义强表示,接下来,坦洲将聚焦“两大攻坚战”、招商引资、疫情防控、征地拆迁、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以超常力度精准选拔、科学匹配关键岗位、关键干部,推动结构优化、效能提升,有效激发攻坚活力。同时,注重结构优化,对“庸懒散”干部进行问责,对工作不力干部及时调整,牢固树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导向,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通过“走出去”开阔视野,带领干部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珠海香洲、佛山顺德等地考察,不断学习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创新举措,引导干部“跳出坦洲看坦洲”,以思想变革引领创新突破。通过“沉下去”增长本领,将干部下沉到307个村(居)民小组,2—3人为一组包组到户,一体推进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工作,不断提升干部攻坚克难、应急处突能力。通过“动起来”加快成长,积极构建形成干部调整动态管理体系,安排干部轮岗历练,化解干部队伍断层断档问题。

此外,还要转变干部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把好责任关,全面厘清重点工作职能交叉问题,坚决杜绝越位、缺位、错位情况。把好监督关,对“躺平式”干部建立跟班学习制度,对转非干部设岗定责,有效破解部分干部“作用发挥难”问题。把好考核关,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工作实效和大众口碑验证干部履职成绩,推动干部队伍大兴务实实干之风、担当作为之风。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向才志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