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基层代表之声|孙娟代表:“老工人们住进新房后的欣喜表情,我永生难忘”

发布时间:2022-10-21 来源:新华社


10月18日,孙娟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张豪夫 摄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孙娟代表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民城市为人民”格外有感触。近日,在党的二十大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团讨论现场,这位城市规划师娓娓讲述了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改造项目带来的变化。

上海曹杨新村是1951年始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2019年12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两年的时光,让这座见证70年时代变迁的小区变了模样——

原本楼道里的公共厨卫通过巧妙腾挪后,让每家每户拥有了独立的厨卫;符合条件的老楼加装了电梯,过去蛛网般的架空线消失在地下。与此同时,砖红瓦片、老式木窗……70年的珍贵记忆得到保留。

“住房改造后,不仅原住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了,年轻人因为这里区位好、户型改善和相对低的生活成本,也逐渐选择在这里居住。历史记忆和现代化生活、老住户和年轻人的巧妙融合让这个小区焕发了新的活力。”孙娟代表说。

更令人惊喜的是,小区条件的改善,让大家更有心气儿营建更美好的社区——曹杨新村附近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狭长街道,过去曾是铁路支线,后来用作农贸市场。经过设计更新,如今这里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社区公园:三层的立体空间里,市集、展览、运动场、咖啡厅、装置艺术、公共活动舞台等多种功能在此汇集,“15分钟社区生活圈”逐渐形成。

“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城市,人民群众满意了,城市的各项功能会随之激活,其他目标也会自然而然实现。”孙娟代表说。

从儿童友好出发,以“一米平视”的视角,在老旧小区改造时设计了“最美上学路”;把老人友好嵌入社区更新,在给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同时,赋予老旧小区新的活力;从青年友好出发,抓住新一代青年人的喜好来改造传统街道,不追求住宅有多大,但要好玩有趣生活便利……15年前来到上海,孙娟代表见证了城市的转型发展。

“这是我们这份职业很神奇的体会。”她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找到了鲜明印证。”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苏小红 终审 徐小江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