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山创新“主引擎”的火炬开发区,在“人才强区”战略上再上新台阶。4月24日记者采访获悉,截至目前,火炬开发区共引进培养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超1000人、市级以上创新团队超40个。其中,包括特聘人才39人,博士人才近500人。
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 通讯员供图
强化顶层设计
为人才搭建更广阔舞台
火炬开发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投入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显著壮大,人才高地效应日益显现,推动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据统计,去年全年火炬开发区现场解决企业招才引智、增资扩产、科研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等问题超300条,有效整合企业技术创新等各方面信息,推动协作互利互惠,为企业人才搭建更广阔舞台。
激发重大平台的人才引领作用
立足“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战略定位,火炬开发区全面打造与“3+3”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端+技能”人才矩阵。该区以“大院大所”为牵引,推动高端人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火炬开发区支持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等重大平台的建设,投入约39亩用地大力支持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校区建设。该区围绕重大平台在人才认定、人才交流活动等方面诉求,提供“一院一策”点对点服务,以激发重大平台的人才引领作用;支持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高质量发展,实现2022年新增入驻企业17家,全年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32人。
针对人才发展空间不足问题,火炬开发区投资建设约13.9万平方米留创园二期项目,全面推进机构科学化、运营市场化、产业垂直化等重点工作,奋力打造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社区。
留创园二期效果图。 通讯员供图
火炬开发区构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产业人才素质。通过送课进企业、进车间、进一线等业务培训,唱响做实“工匠”品牌。近年来,该区累计为1300余名产业人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00场,并开展“火炬工匠”技能大赛,吸引120余家企业超10万名技能人才参与。
优化人才生态
建设人才向往之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才23条”文件精神,火炬开发区立足产业及人才特色,在政策上自主探索、自我发力。该区在市“人才23条”的基础上,调研40多家重点人才企业,研究先进地区人才政策近100条。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育才留才、实习保障问题,该区适时酝酿特色政策,着重探索产业人才激励、企业“自主荐才”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解决人才评价企业自主权不足问题,实现各类人才引、育、留全方面覆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火炬开发区人才保障投入超千万元,累计投入超亿元,“真金白银”确保人才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
为了高品质打造生态,建设人才向往之地,火炬开发区高标准建设中山国际人才港火炬开发区服务中心和中山市科创人才中心,引入一流团队服务,常态化开展专业服务,一站式解决人才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政策咨询等方面的需要。同时,建立多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人才子女教育、强化人才医疗保障等。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