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声音|黄廉捷:建设“三个圈”,为孙文西历史文化街注入更多本土“文化味”

发布时间:2023-02-06 来源:中山+

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是中山的城市原点,也是中山人心灵守望之地。今年1月,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1月23日,市委书记郭文海到文化街区调研香山古城规划建设情况时提到,“步行街现有业态相对低端,留不住游客、吸引不了年轻人,也缺少了‘文化味’”。

市政协委员黄廉捷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文化街区文旅业态仍过于单一,服饰零售、餐饮服务不适应现代文旅业态发展形势,缺少本土“文化味”和青年创意业态。


▲市政协委员黄廉捷。记者 陈家杰 摄

如何为中外游客呈现一个充满本地文化历史韵味、崭新生机的文化街区?如何保护、活化、开发利用好文化街区的历史元素?黄廉捷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设“中山文艺人才圈”。中山文艺人才众多,涵盖文学、美术、摄影、民间文艺等各种门类,通过在文化街区内择位,让各位文艺家在此建立个人工作室,聚拢中山各类文艺人才,形成文化地标氛围;同时对接好市文联指导的15家文艺协会,招引中山知名度较高的文艺人才入驻。

二是建设“本地非遗项目圈”。在临近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一带建设“本地非遗项目圈”,将中山各级非遗项目集中一处展示,以此为文化街区注入本地文化特色;同时,将“咸水歌、醉龙、飘色”等带有表演性质的非遗项目通过定时、定点表演吸引游客,提升文化街区人气。

三是建设“本地青年创意创业圈”。在文化街区引进以青年为主的创意创业文化项目,增添年轻人网红打卡点,发展现代特色民宿,让外地游客“留下来”“玩得好”“食得欢”。借鉴“深圳南头古城建设”模式,保护、活化和开发文化街区现有建筑,建设集文化、科技、历史特色等的创意创业特色群,将餐饮、创意展示厅、历史文化展馆、民宿、科技体验店等综合打造,改变现有的单一商业业态,为文化街区增添“文化味”“科技味”“商业味”。


见习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陈彦  三审 吴森林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