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是中山的城市原点,也是中山人心灵守望之地。今年1月,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1月23日,市委书记郭文海到文化街区调研香山古城规划建设情况时提到,“步行街现有业态相对低端,留不住游客、吸引不了年轻人,也缺少了‘文化味’”。
市政协委员黄廉捷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文化街区文旅业态仍过于单一,服饰零售、餐饮服务不适应现代文旅业态发展形势,缺少本土“文化味”和青年创意业态。
▲市政协委员黄廉捷。记者 陈家杰 摄
如何为中外游客呈现一个充满本地文化历史韵味、崭新生机的文化街区?如何保护、活化、开发利用好文化街区的历史元素?黄廉捷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设“中山文艺人才圈”。中山文艺人才众多,涵盖文学、美术、摄影、民间文艺等各种门类,通过在文化街区内择位,让各位文艺家在此建立个人工作室,聚拢中山各类文艺人才,形成文化地标氛围;同时对接好市文联指导的15家文艺协会,招引中山知名度较高的文艺人才入驻。
二是建设“本地非遗项目圈”。在临近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一带建设“本地非遗项目圈”,将中山各级非遗项目集中一处展示,以此为文化街区注入本地文化特色;同时,将“咸水歌、醉龙、飘色”等带有表演性质的非遗项目通过定时、定点表演吸引游客,提升文化街区人气。
三是建设“本地青年创意创业圈”。在文化街区引进以青年为主的创意创业文化项目,增添年轻人网红打卡点,发展现代特色民宿,让外地游客“留下来”“玩得好”“食得欢”。借鉴“深圳南头古城建设”模式,保护、活化和开发文化街区现有建筑,建设集文化、科技、历史特色等的创意创业特色群,将餐饮、创意展示厅、历史文化展馆、民宿、科技体验店等综合打造,改变现有的单一商业业态,为文化街区增添“文化味”“科技味”“商业味”。
见习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陈彦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