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百千万工程”智慧力量 | 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中山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2-19 来源:中山日报

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工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的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的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中山市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中山正处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更加专业化高端化,与高端制造业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设立中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心,推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设立中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心,主要职能是及时监测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帮助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举办交流活动、发展研究等工作。

二是优化生产服务产业价值链,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集检测、科研、技术服务和科技中介功能于一体的中山测评、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推进知识产权应用,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延伸优化生产服务产业价值链。积极引进第三方专业服务企业,优化发展检验检测、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信用中介、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

三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对接融合。整合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重点企业、行业协会、高职院校等资源,推动成立中山市生产性服务业社会服务组织,作为政企互动的沟通桥梁和交流服务的平台。定期举办中山市生产性服务业峰会、生产性服务业专题论坛(例如工业设计论坛、供应链管理论坛等专题论坛形式),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对接,在工业设计、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加快发展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兴商业模式,培育新业态,建设一批示范企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助力。

四是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新格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升级和服务功能水平提升,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依托市级产业平台打造若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基地)。先行打造1-2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基地),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推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快速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联系密切的生产性服务业新增长极。

五是打造大湾区西岸生产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知识化、高技术为导向,围绕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检验检测、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信用中介、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高度对接广深港澳,鼓励中外专业服务机构在中山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性功能总部,加快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山集聚发展壮大。完善“科技+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引导投资机构、担保机构、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加速创新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

六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速知识密集、专业生产性服务人才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交流合作和项目对接,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人才、紧缺适用高技能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以区域合作项目为依托开展招才引智,实现引资、引技、引智的有机结合。支持鼓励高层次人才以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开发、产业培育与管理咨询、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智汇中山”行动,鼓励国内、国际一流的职业技术名校到中山以校区、专业、科研合作、培训基地等形式开展合作,通过校企结合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促进大职教格局的形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编辑 汪佳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向才志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