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市长肖展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24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要点如下: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
◆进出口总额增长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今年重点工作:
■ 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入推进深中一体化
· 加快打造深中经济合作区
· 建成深中公交枢纽站场、深中航空港
· 开通跨市公交线路
· 新增100项政务服务“跨城通办”
◆持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 谋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
· 加快澳门-中山青年创新创业园建设
◆加快打造重大发展平台
· 推动华侨城欢乐海岸开园运营
· 谋划建设体育中心、市科技馆、规划馆、美术馆新馆等
◆全力构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
· 南中高速年内建成启用
· 建成启用中山港新客运码头
· 谋划布局跨珠江口低空飞行交通模式
■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园区
· 推动北部制造业基地建设
· 确保拆除整备土地1.7万亩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 推动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 推动超6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强化企业梯度培育
· 新增省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200家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不少于400家,上市上板企业不少于2家
◆抓紧抓实招商引资
· 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力争在百亿级大项目上取得突破
· 全年招商引资超1300亿元
· 新增增资扩产项目不少于60个、投资不少于150亿元
■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 开工改造不少于50个老旧小区
· 有序推进岐江道建设
◆全面赋能镇域发展
· 支持小榄、三乡、古镇等8个中心镇做大做强
· 扎实推进三乡、黄圃、坦洲、民众等镇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 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
· 加快打造“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建设曹边—北台、翠亨—崖口等精品段
■ 坚持科教兴市、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优化教育资源供给
· 新改扩建幼儿园7所,新增幼儿园学位2300个
· 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6所,新增公办学位5700个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加快建设中山科技创新园
· 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3000家
◆提升引才育才水平
· 落实落细“中山人才二十三条”
· 优化特聘人才制度
■ 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贸,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 全年安排380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00亿元
· 确保工业投资增长30%,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全力提振和扩大消费
· 积极引进山姆、盒马等零售头部企业
· 打造2条示范特色步行街
◆推动外贸提质增效
· 加快建设广东自贸区中山联动发展区
· 抓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市场采购试点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持续优化“书记市长直通车”机制
· 建好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打造绿美中山
· 动工建设五马峰郊野公园、卓旗山森林公园
· 新建改建各类公园不少于100个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
· 基本消除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
· 劣V类河涌降至35%以下
■ 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涵养城市文明内涵
· 谋划建设金钟湖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
· 办好岭南民俗文化节等活动
◆传承香山历史文脉
· 推进香山名人馆等项目建设
· 高标准建设香山书院
◆促进文体事业和文体产业提质发展
· 新建市体育运动学校
· 建设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
■ 坚持人民至上、共享发展,用心用情改善民生福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进一步推广“妈妈岗”等模式
· 强化欠薪源头治理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 实现村(社区)“香山长者饭堂”全覆盖
· 筹建3000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加快健康中山建设
· 推动公立医院提质扩容,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院综合楼、市博爱医院生殖分院、市疾控中心实验大楼等项目建设
· 推动镇街医院100%设立中医临床科室
■ 坚持居安思危、守牢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山
◆扎实开展韧性城市建设
· 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 推进25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
◆深入推进平安中山建设
· 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管道天然气1.68万户
· 完成天然气管网老化更新30公里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