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参与了市政协人资环委的城市‘新公园’课题组,并主笔撰写了调研报告。”2月1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市政协委员、中山交通工程事务中心副主任熊晋表示,要打造传承文化、绿色生态、惠民共享的城市“新公园”。
熊晋提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统筹推进各类公园建设,连续两年把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园建设工作纳入了“百千万工程”,明确提出在2024年底前高标准新建改建300个公园,在2035年实现中山市“千园之城”的规划愿景。
熊晋认为,在探索具有中山特色、符合中山实际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时,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活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生态价值、生活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充分挖掘的全域公园城市体系,以公园城市的建设作为“发动机”去拉动各项工作。
熊晋建议,要把建设传承文化风貌、绿色生态、惠民共享的“新公园”作为我市新时期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从市委决定、人大决议、政府重点工作三个层面确立中山城市“新公园”的发展定位。推动《中山市城市绿化条例》《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专项立法,研究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三城”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全面构建“新公园”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熊晋还建议,通过开放更多可进入、可体验的城市公园绿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并将更多公共服务设施落到家门口的公园绿地,让公共服务更贴近市民的生活圈。同时,探索投资运营新模式,通过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公园的整体化运营、生态文旅一体化运营等模式,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