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 | 钟海燕:多元化推进中山基本养老服务提效增质

发布时间:2024-02-01 来源:中山+

2月1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市政协委员、广东佳信经华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钟海燕针对我市基本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发言,并建议多元化推进中山基本养老服务提效增质

钟海燕发言。记者 缪晓剑 摄

“截至2023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9万,老年人健康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23年,我市重新修订了《中山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但目前已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和内容离清单的要求还有差距。”钟海燕表示,当前中山老年助餐服务发展缓慢,镇街之间发展不平衡;老年人健康服务的覆盖面不广,服务阵地建设有待加强;对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宣传不够,市民的知晓率较低。对此,钟海燕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加快扩大和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探索总结其可持续发展模式。老年助餐服务要以普惠性、多样化为发展路径,总体上要坚持适度普惠与保障基本相统一、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提供普通餐食与个性化服务并重的原则,形成多主体、多支撑、多层次、可持续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要加快扩大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的覆盖面,采取倾斜性措施重点支持城乡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扩大服务供给,统筹解决好社区老年助餐的设施场地和资金来源,确保老年助餐服务长期稳定、可持续。要优化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给,社区助餐服务选点设址,应综合考虑辖区内老年人口规模、助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老年人出行距离等因素,突出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二、扩大免费体检、疫苗接种等老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加快实现老年人免费接种疫苗、免费健康体检、免费健康指导等老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市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街要主动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将政府提供老年人免费接种疫苗、免费健康体检等信息及时、全面通知到服务对象,并提供便利化服务。如辖区范围较大、老人较难前往的,服务应以居住小区为点,可采用流动体检、流动接种的方式进行,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提升提高家庭病床的服务能力,增加长护险补充社会保障。增加家庭病床服务能力,加大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采取政府补助与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同时推广长护险社会保障机制,减轻家庭及老年人负担,提高全体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证生活尊严。

四、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提供便捷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按需求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医疗档案,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工作机制,做好社区老年人的身体能力综合评估及慢性病信息收集、整理、防治和康复护理工作,设立转诊制度,开放绿色诊疗通道,协助危重病情的老年人及时助送上级医院对接相应科室及医生。

五、建立中山市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全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养老、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心理疏导等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按照中山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的职能分工,把市居家养老综合信息平台作为政府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窗口,以平台为依托,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居家养老大数据网络,促进数据在社区、医院、养老机构和社保系统的互联互通,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高品质、智慧化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六、开展老年人信息无障碍改造,建设老年人友好社会。重视适老化改造,特别是在与老年人生活较密切的金融服务、市政服务、医疗服务、自助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立即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信息无障碍改造,提高老年人对社会进步的获得感和社会参与度。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