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发言大会。民进市委会委员唐永辛代表民进中山市委员会发言时表示,作为“亚洲飞人”苏炳添的家乡,中山市近年来在体育事业上多次受到全国人民关注。体育产业不仅拥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增长潜力。民进中山市委员会建议中山要发挥好现有的群众基础、产业基础、体育事业基础,着力构建良好产业环境、完善产业规划、塑造产业品牌、健全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体育对经济和社会的带动作用,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目前,中山市体育产业未被作为独立的产业体系进行统计,因而难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民进中山市委员会建议聚焦产业规划,优先发展具有中山特色和明星效应的田径、棒球等项目,大力发展足球、篮球等社会普及度高、群众参与性强的传统体育项目,加快发展自行车、山地户外、电子竞技等市场增长快、成长性好的项目;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以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培训、场馆服务、体育赛事为主体,以体育衍生产品、体育金融、体育人才为保障的产业生态链;制定精准支持政策,鼓励数字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产业和“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融合,特别是促进体育和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中山市现有规上企业中从事体育竞赛组织的仅1家,缺乏知名体育俱乐部和多元化经营的综合大型体育产业集团。民进中山市委员会建议培育链主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利用好我市游戏游艺、体育用品、体育服装等产业的良好基础,以金马游艺、熊猫体育等企业为龙头,扩大中山本土企业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推动具有核心科技和一定市场规模的企业成为链主企业,围绕链主企业配套一批优质的链员企业或链属企业,加快占领细分领域市场,擦亮品牌,做大做强;融合金融、大数据等资源要素,促进我市体育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健全资本、人力、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监管制度,促进体育产业核心要素优化配置。
尽管中山不缺突出的体育项目、体育人才,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民进中山市委员会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山特色体育品牌建设,积极把握中山籍运动员的热度,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体育赛事和项目具有吸引人流、带动消费、吸引投资和促进产业升级等综合效应,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民进中山市委员会建议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让户外运动、休闲文旅等业态为乡村赋能。
编辑 汪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