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郭忠之:肩负书法传承重任,彰显履职尽责风采丨两会前奏

发布时间:2025-03-23 来源:中山日报

2024年,对于市政协委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郭忠之而言,是充实且富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的书画印作品频繁亮相于全国及省级展览,作品多次发表专业类报刊,并广受赞誉;他开设了大大小小五十余次书法公益课堂,为近百人提供了学习和欣赏书法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他,积极履职尽责,为中山市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文化兴城”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他说:“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关注文化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中山的文艺工作者发声。同时,致力于推动‘百千万工程’与‘文化兴城’战略的深度融合,以切实行动开启履职新篇章,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郭忠之。受访者供图

开展公益培训,助推书法文化传承与发展

郭忠之是甘肃天水人,自幼便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

据他介绍,他人生中的第一支毛笔就是父亲带他去镇上赶集时买的。那支笔,不仅开启了他对书法的热爱,也让他体会到了求知的艰辛。在没有专业指导和学习资源的情况下,他独自摸索,最终走上了专业的书法道路。

正是这段独特的成长经历,让郭忠之深切地体会到了那些怀揣书法梦想却求学无门的人们的心情。他说:“我想主动帮助那些对书法怀有美好期待的人,哪怕只是提高大众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也是好的。”

为此,2015年,郭忠之发起首届公益书法培训,针对零基础或基础薄弱的学员,每周授课一次,为期半年。课程中,他不仅教授学员们如何使用工具材料,如何进行作品欣赏,还深入讲解了从临帖到创作的全过程,甚至触及点画结构、书法美学等深层次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和实践练习,确保每位学员都能从中受益。

时至今日,书画院公益书法培训已连续举办十届,市书协公益书法培训已连续举办八届,累计惠及书法爱好者800余名。除了来自中山各镇街的学员,更吸引了不少广州、佛山、珠海等周边城市的学员前来学习。

在郭忠之看来,书法不仅仅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载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领略到书法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积极建言献策,赋能“文化兴城”

2019年,成为市政协委员后,郭忠之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中山市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同时助力“文化兴城”战略的深入实施,先后提出“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在公共领域普及推广书法艺术与提升市民书法素养的建议”等。

郭忠之认为,尽管全市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已在书法教育方面采取了诸多积极举措,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校对书法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课程开设不足或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此外,书法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场地和教材等基础设施也亟待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郭忠之建议,落实书法教育工作责任,将书法教育纳入工作计划、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各项要求、措施及教育目标和内容落实到位;加强书法教学资源建设,为书法教学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可从大学书法专业招聘,或直接招募专业书法家担任书法教师一职;最后,抓好典型引路,带动书法教育整体发展,打造书法教育示范校,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2023年,郭忠之当选中山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在这个新的平台上,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多次组织和主持书画展览、交流活动,为推广书法艺术、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首过去的履职历程,郭忠之心中充满了感慨。“每一次深入调研、每一场热烈讨论、每一份精心撰写的建议,都承载着民众深厚的期望。”他说,看到自己的建议和努力在教育、文化领域逐步落地生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时,他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慧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