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放,中山中专120多名学子闪耀省中运会开幕式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中山+

7月15日晚,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在中山市兴中体育馆盛大启幕。本次盛会中,中山中专“节目数量最多、参与人数最多”,创意设计部幼儿保育专业120多名学子携《风起岐江边》《逐梦湾区》《花落满香湾》三个节目惊艳亮相,用青春活力与专业素养赢得全场赞誉。

中山中专的表演团队手持花球入场,以铿锵步伐与灵动舞姿点燃全场热情。记者 文波 摄

选拔120名精英学子,精心筹备开幕式表演

据了解,自承接此次开幕式表演任务以来,中山中专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展示学校实力和学子综合素质的重要机会,以“顶层设计、全员联动、精益求精”的标准启动全流程筹备工作。

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围绕节目主题创意、参演人员选拔标准、训练周期规划、后勤保障方案等核心内容进行深度研讨,逐一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反馈”。

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结合表演需求与专业特色,通过严格选拔,最终从2023级、2024级幼儿保育等专业中选拔出120多名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组建表演团队。“我们不仅考查学生的形体条件、艺术表现力,更注重其团队协作意识与责任担当精神,为后续高强度训练与高水准表演筑牢人才根基。”该校创意设计部主任曾惕惕说道。

啦啦操板块由朱赛明老师担任主教练,全面负责节目编排与日常训练。学校供图

同时,学校还整合优质师资资源,组建了一支“专业过硬、经验丰富、分工精细”的教练团队:啦啦操板块由朱赛明老师担任主教练,全面负责节目编排与日常训练;人文部副主任韩坤专项负责跨部门协调与训练保障;舞蹈板块由梁晓老师担任主教练,主导节目创意编排与技术训练;谷苏亚、张颖、颜红艳老师协同负责节目整体呈现与人员动态管理。教练团队成立后,迅速制定《百日训练大纲》,细化每日训练内容与目标,为表演团队提供强大支撑。

120名被选拔的学生每日在教练的口令下加紧训练。学校供图

百日攻坚,师生同心迎难而上

自今年3月至7月,在近百天的紧张训练中,师生共同克服了场地紧张、时间紧迫等诸多困难,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出色表现,充分彰显了中山中专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担当与风采。

部分参与彩排的学生。学校供图

据介绍,训练伊始,一场挑战便摆在众人面前。学校体育馆因承担省中运会啦啦操赛事承办任务需装修,4月至6月的大场排练陷入“无场地可用”的困境。炎炎夏日,教练团队顶着烈日反复勘察场地,最终敲定“错峰训练”方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利用装修工人中午停工的2小时展开训练。每日正午,当校园沉浸在午休的静谧中时,训练馆内却是另一番景象:120名队员身着训练服,在教练的口令下重复着跳跃、旋转、托举动作。汗水顺着发丝滴落,在地板上晕开一片片水迹。

每日正午,学生们在学校体育馆内错峰训练,汗水浸湿衣服是常有的事。学校供图

《逐梦湾区》作为六校联演节目,对动作同步性、队形衔接的精准度要求近乎苛刻。为达到导演组的标准,领队教师团队开启了“连轴转”模式,班主任则化身“心理辅导员”,用细节温暖着每一位队员。

青春跃动舞台,活力点燃赛场

开幕式当晚,兴中体育馆灯光璀璨。啦啦操《逐梦湾区》篇章,中山中专学子手持花球奔涌入场,以铿锵步伐与灵动舞姿点燃全场热情。她们的动作兼具力量与柔美,精准的肢体控制、变换的队形编排,配合饱满的精神状态,将“逐梦湾区”的活力与朝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中山中专学子参与啦啦操《逐梦湾区》表演。记者 文波 摄

舞蹈《风起岐江边》《花落满香湾》节目中,60名舞者随旋律舒展肢体,以更富诗意的表达诠释青春内涵。时而如柳絮拂风轻盈旋转,裙袂飞扬间似繁花绽放;时而如雏鹰展翅奋力腾跃,身姿矫健中显蓬勃力量。古典韵味与现代节奏的融合,展现着学子们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传递出中山“博爱”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湾区青年的时代风采。

文艺表演《花落满香湾》。

中山中专始终坚守“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育人初心。该校党委书记龙卫平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表演为新的起点,将百日磨砺中凝聚的精神转化为推动学生多元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深化美育与体育的协同育人模式,搭建“课堂学习—社团实践—赛事展示”的阶梯式成长平台,让更多学子在技能成长的同时,解锁艺术、体育、创新等多元可能,书写职业教育的无限未来。

部分学生开幕式表演结束后合影。

编辑   杨健 二审 王帆   三审  吴森林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