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哨点”亮灯守护!中山南头织密基孔肯雅热防控网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中山+

8月5日,雨水斜斜打在中山市南头镇某药店的玻璃窗上,留下蜿蜒的水痕。店内柜台上,店员小张拿出一个二维码:“先生,您说关节有点酸,还伴点低烧?麻烦扫这个码登记下信息,记得尽快去社区医院看看哦。”柜台上,一张《温馨提示》格外醒目,“发热、关节痛请及时就医”的字样被透过雨幕的阳光照得清晰——这是南头镇基孔肯雅热防控战里,药店“哨点”日常运转的一幕。

作为离群众最近的健康监测点,南头镇的药店正成为防控基孔肯雅热的“神经末梢”。通讯员供图

作为离群众最近的健康监测点,南头镇的药店正成为防控基孔肯雅热的“神经末梢”。“发热、关节痛是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这些信号往往先出现在药店。”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头分局工作人员说。连日来,南头分局联合镇食品药品监督所,让药店“哨点”持续“亮灯”:对购买解热镇痛类药品的顾客,必登记信息;发现有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必引导就医;每天对登记的症状者,必电话回访。

为让“哨点”更灵敏,一系列实招迅速落地。执法人员带着台账本穿梭在全镇药店,103家次的突击检查中,重点核查“谁买了药、有啥症状”;创新制作的《药店销售解热镇痛类药品微信登记码》7月31日启用后,359名购药者的信息实时汇聚,其中29名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的市民,都在店员的耐心提醒下前往医院筛查。96家药店的玻璃门上,《药店防控工作责任承诺书》一字排开,红章清晰——这是商户与政府的“防控约定”,更是哨点责任的“承诺书”。

执法人员带着台账本穿梭在全镇药店,进行突击检查。通讯员供图

“登记不是添麻烦,是给健康加道保险。”常来买感冒药的市民李阿姨说。如今在南头镇,药店店员的提醒成了常态:“您这症状别大意,去医院查一下更放心”“记得家里别留积水,蚊子少了才安全”。这些话语背后,是3条《温馨提示》贴遍全镇药店,是监管人员每日的电话回访,更是“登记—引导—回访”闭环里的细致守护。而这套做法,已获认可并推广。

哨点高效运转的同时,科学防控的声音也在街巷间传递。社区广播里,专家的叮嘱格外贴心:“两个月以下宝宝别用避蚊胺,家里装纱窗比喷药更安全”;药店宣传栏上,“95%以上是轻症”的字样缓解着焦虑,“别乱服抗菌药,及时就医是关键”的提醒醒目标注。街道旁,“对所有的积水说bye bye,对无蚊的夏天说hi hi”的标语随风轻晃,成了全民参与的生动注脚。

从药店柜台前的细致登记,到执法人员的奔波巡查,再到居民主动清积水、配合登记的自觉——南头镇的防控战里,药店“哨点”如同一个个精准的健康探头,连着政府的精准施策,也牵着百姓的自觉行动。这个夏天,这些分布在街角巷尾的“哨点”正与千万双眼睛一起,织就一张细密的防护网,守护着家园的平安与清凉。


编辑  张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