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社会
政务
教育
体育
娱乐
汽车
楼市
旅游
美食
情缘
人才
分类
逛街
艺术
收藏
文化
法律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与社会
>> 正文
从优秀走向卓越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中山移动
来源于:
中山日报
做移动通信专家创和谐信息社会
题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五一”前夕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聚焦。这家拥有300多万客户、中山通信行业的的“领头羊”,靠什么获此殊荣?更凭借什么勇立潮头?未来会有哪些新动向?
"
获此殊荣既是荣誉,更是激励。这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中山移动在促进社会信息化,加快地方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所作贡献的肯定,寄托了社会各界对中山移动未来发展的厚望。
2007年,中山移动正以‘发现100’统领全局,全力推进‘活力100’班组建设工程,对公司现有业务、服务、网络、财务、IT支撑、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主动发现短板,寻找差距,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从质量管理到管理质量、从标竿学习到标竿跨越、从注重结果到注重执行、从优秀到卓越的四个转变。
"
———中山移动总经理胡伟
中山移动总经理胡伟代表公司从市领导手中领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可曾想到,当你打开手机时,可看到关机时的每个来电,这是“超级寻呼”系统带给你的方便;学校可随时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长其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是“校讯通”架起的一座爱心桥;客户只需发送短信即可轻松汇款,这是“亲情汇款”带来的便捷和轻松;网络无缝隙覆盖及平滑覆盖工程、易登机······一连串的首创,使中山移动网络建设和服务始终走在中国移动系统的前沿,成为一名真正的排头兵。几年来,中山移动有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荣获中国移动集团“业务创新奖”、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创新技术成果二等奖”等。其客户数也迅速飚升到如今的300多万,令业界刮目相看,“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殊荣可谓名至实归。
敢为人先,高举创新之旗敢为人先、创新,是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的精髓,而中山移动人将其融入骨髓,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壮大之路。中山移动在全国率先成功研制出“超级寻呼”系统,保证用户来话一个不漏,推出后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中山移动推出的“校讯通”,学校可以随时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长其孩子在校的表现;中山移动推出的“亲情汇款”,客户只需发送短信即可轻松汇款。一系列技术创新的成果,保证了企业引领市场的不尽潜力,在信息化潮头上,中国移动的旗帜猎猎飘扬。中山移动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创新也层出不穷:其率先与白云机场合作的全球通———“易登机”为中山全球通大客户提供了尊贵服务,并已在全国得到大力推广;其开展的“流程穿越”活动,针对客户投诉、增值服务、热线服务和话费信息等四大主题,推行客户、岗位和公司三个穿越,逐步实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流程的问题客户化。在中山移动,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网络好才是真的好”。其在全国率先实施网络无缝隙覆盖及平滑覆盖工程,全面完善客户投诉工作的快速反应体系,开展了室内、办公场所、边界漫游等多项专项网优,建立了网络应急通信保障机制,成为唯一一个全程跟进山火洪灾的通信运营商。
勇挑重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中山移动发挥信息化优势,助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已经从响亮的口号和美好的愿景变成了细节化、真实化、历历在目、耳熟能详的喜人景象。中山移动建立了12个“新农村信息化示范点”,同时推进“科技进村、教育进村、法律进村、医疗进村”的“四进村”活动。“科技进村”活动中,推出了农民致富的信息好帮手“农讯通”,第一时间为农民提供最有用的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等;“法律进村”活动中推出千场电影下乡村,送法下乡;“医疗进村”活动中推出“健康工程”,实现农村医疗信息化,如用短信方式,定期为村民发送关于疾病预防、季节保健、流行病预警等内容,间接减轻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中山移动打造的“校讯通”是“教育进村”的优质品牌。该项目具有七大应用子系统,推出了平安短信、亲情号码、家长留言板,目前已经覆盖270多所中小学校,全方位覆盖教育行业的领导层、学校、学生、家长用户群体。该项目大大提升了中山市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成为中山教育强市验收的亮点。中山移动还密切配合乡镇政府,加快农村通信网、渠道网、业务合作网的建设,实现了乡镇的立体覆盖;他们加强了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信息服务逐步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他们还深挖农村的信息化需求,建立了村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解决农村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出租屋管理、治安管理等问题;他们还通过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更多的优秀产品和服务送到农村,为广大农户带去了便利和实惠。
奉献爱心,做优秀“企业公民”
中山移动将承担社会责任当作义不容辞的使命。胡伟说:我国东北有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为什么?是因为这里肥沃而广阔的黑土地与参天大树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两者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发展的道理同样如此,到一定程度,要继续成长,同样要返哺社会,回报社会。早在2002年,中山移动就联合有关部门倡导成立“中山市全球通助学协会”,截至目前,共资助110名中山籍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他们还设立社会工作办公室,专人负责跟踪情况,达到“助学”与“育人”并举的目的。当看到市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交通意识淡薄时,中山移动向政府请缨,主动承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月。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广大市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送法下乡、送科技下乡、博鳌亚洲论坛志愿服务、教师健康基金筹款志愿服务……中山移动人不啻是中山的“博爱使者”,成为发扬博爱精神的典型代表。这折射出中山移动一个坚实的理念:做优秀“企业公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点滴甘露汇为爱心之海。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团队
总经理胡伟认为,中山移动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员工队伍。这些来自各地的年轻人,往往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对这样一支队伍,不是仅要求听话就行了,重要的是调动大家动脑的积极性,鼓励大家在工作中、在接触客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此,中山移动开展“发现100,活力中山”卓越班组建设工程,通过组织员工参与“快乐100”班组博客大赛等信息化体验活动,打造“无边界”的创新平台,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强化班组创新管理。公司各部门先后建成了“班组博客”,在线征集“小提案”,解决“小问题”,发掘“小创新”,鼓励广大员工就当前市场、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创新“金点子”。通过博客评选活动,并对有价值的“金点子”进行奖励,中山移动减少了员工对创新的距离感,引导员工由“观众”变“演员”,使他们真正成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创新成果的享受者和创新事业的推动者,确保了全员创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项目不分大小,职位不分高低,利用良好的博客创新平台,中山移动实现了企业创新由原来的业务部门“独唱”向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大合唱”的转变。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15日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中山日报》
报料热线:13326901111 88881012
《中山商报》
报料热线:88211000 88881027 13450900000
公众服务热线
:968800828
本网
管理员邮箱
| 网站技术热线:(0760)88881015 | 传真:(0760)88881010 | 技术及合作QQ:2726858727
粤ICP备05077135号
本站由
中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站网络实名:
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