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与社会 >> 正文  

中山移动首场“全球通VIP名家大讲堂”受追捧,主讲者余世维认为
一个城市要有做“圆周”的胸怀

来源于:中山日报
余世维在激情演讲。

听众听得入神。

6月29日,有“国际演讲大师”美誉的余世维博士做客中山,在中山移动举办的“全球通VIP名家大讲堂”上以《管理者的领导商数》赢得了现场数百名听众的热烈掌声。

观众互动 》》》

听众1:您今天主要讲的是高层决策者的素质,但请问,中层管理者应该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余世维:顾名思义,中层管理人员承载承上启下的中间责任。具体地说,首先是解码能力,中层要能准确地将高层的意思和细节分解,形成各项切实可行的计划,将各个计划安排到一线的员工;其次是构建团队的能力,任何一项高层指示的最终落成,都是靠员工齐心协力完成的,因此,中层不仅要将人物安排好,还能让员工在团队中各施其力;再次是补位的能力,高层没有一一交待的事情,自己要有自己的思考,并将其完善好;最后是改善能力,要学会创造更加优化的过程和方法将任务完成。
听众2:如何培养创意?
余世维:创意不是胡思乱想,其核心是具有可行性。人们没有创意,往往是因为生活地空间的狭窄和见识的短浅所导致的,因此,一个人要有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有刺激。要培养自己的创意,可试着改变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从思考自己的缺点开始,这便是最简单的创意。创意最有效的是作模拟试验,同时,多跟不同阶级、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人接触,多学习、多读书都可以成为创意之始。
听众3: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余世维:社会的开放性以及其他的浮躁等因素导致了员工不安于现状,从而消极怠工,这种局面很多时候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的。即便是待遇再好,这种状况也必然会发生。
如果要做好留人计划,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时刻顾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薪水、教育训练机会、职场氛围、人格魅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将来、个人的规划发展等方面去努力。
防止员工和干部可能的离开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首先要做好经理接班人制度,每个经理人至少培养两个接班人;建立更好的知识管理和技术管理系统;在离开的时候,管理人要问到这几个问题:你喜欢这项工作吗?这项工作发挥了你的长处与否?希望换什么工作?
听众4: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和一个出色的演讲师,如何处理时间的关系?
余世维:这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但事实上,我走上演讲这条道路是55岁从公司管理层退出之后的事,一是有了时间,二是有了这个心态去交流。
在这里我更想讲的是,作为一位好的讲师其所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受过一定的教育、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很好的组织能力、有很好的反思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还要掌握社会的脉动。
听众5:您有缺点吗?如何规避自己的缺点?
余世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但是关键的是每个人要看清自己的弱点,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禅避自己的缺点。而且,人性格上的缺点是二元的,如果善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缺点会变成优点,而不善于运用,优点也会变成缺点。本报记者陈恒才

现场一瞥》》》

“没有想到人气这么火”
挡不住的热情
6月29日早上,天公与热情于讲座的市民开起了玩笑,从8点多开始一直到讲座开讲,倾盆大雨不断,成为这场演讲最严峻的人气考验,但出乎任何一方预料的是,在原定的开讲时间之前10分钟,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已经座无虚席。
“没有想到人气会这么火”,主办方一位负责人略带感叹地告诉记者,早上的雨造成他们的担心彼时成了多余,反而要张罗一些没有座位的客户。“如果下午的座位继续爆满,说明演讲者也成功了。”
记者看到,下午的讲座,二楼的走廊上也坐着听众。“上午的讲座收获很大,我将女儿也带来了。”李女士告诉记者。
来不及的掌声
坐在记者旁边不远处的黄先生是一家灯饰企业的管理人员,每到精彩之处,他总是要先放下笔和笔记本才能和听众们一起鼓掌。
“总是会慢人家一拍。”他向记者耸了耸肩,又开始“奋笔疾书”。
“作为管理人员,听这样的讲座扩充自己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在中间休息时,黄先生告诉记者,余先生不仅是一个学者型的演讲大师,最关键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家,更能从管理经验的角度去思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听起来非常受用。
“意外”收获的感动
陈女士是“慕名而来”的。“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他的讲座,也从网上下载过,觉得跟其他讲坛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现场的感觉却有一种意外的感动!”
她说,她不是做管理的,但是任何事物只要有人参与都与人息息相关,这一堂讲座最好从管理学中去看一些做人的道理,人际上下左右的关系、细节与方法、目标、人格魅力、执行力度等关键的名词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显得如此重要。
“作为全球通的客户,能够得到这样的收获,确是意外的感动。”她说。
不变的承诺
“我们将把名家讲堂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来打造。”中山移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主办方还将根据客户的需求,继续开展各种类型的讲堂,着眼于为客户提升价值、打造文化品牌,助力中山整个城市文化的建设,坚守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报记者陈恒才

记者专访》》》

城市发展要有甘做“圆周”的胸怀
记者:中山作为一个美丽的历史名城,对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余世维:对于知识渴求的热情,今天的演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大雨没有阻挡这种热情,这种求知欲或许也是中山能够在历史的进程中扮演开风气之先的角色最重要的因素。
记者:中山的产业特色为“一镇一品”,作为管理者,其管理思维应该如何与这一产业特色相结合?
余世维:每一个城市或者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关键是管理者能否有效地运用当地这一资源特色。
首先是技术和资源的结合。国内改革开放后,无论任何地方都是从资源密集型工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高技术要求不断增高的今天,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公司的技术水平是否能打赢与资源紧缺、市场竞争激烈的恶仗。
其次,要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增强自主能力。与内地相比,珠三角地区确实发达了,但别说与美、欧,即便是和港、澳、台相比,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开发和运用都有很大的差距,光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加强自主开发能力。
一个企业和产业的成功,并非仅仅是指经济效益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一种模式给政府施加影响,对于整个经济具有带动作用,反过来,“一镇一品”也一样,这“一品”起到了这样的带动作用,它成功了。
记者:中山正在创造“既适宜于居住,又适宜于创业”的和谐城市,您对这一概念下的城市管理有何建议?
余世维:居住和创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矛盾地位的,但未来的趋势不得不需要人们这样思考下去。而今做得好的有苏州工业园区,不是什么企业都欢迎,规模和产值都有精确的计算。
但我要说的是,当前每一个城市都在为自己成为“中心”而不停地斗争,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却需要有甘愿做“圆周”的胸怀,不要总是以自己为核心,而要时刻考虑“我能为你做什么”。
珠三角地区的强势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更多表现为合作,各个城市之间应该考虑如何搭配,资源如何对接,自己怎么做好配套条件,如何有效地调度资源,如果谁先迈出这一步,相信谁就会最先取得成功。
记者:以地域优势发展起来的企业家,整体性地有创业激情的减退,如何激发再次创业的激情?
余世维:创业激情的减退事实上是在“蜜罐”里养成的,步入小康之后的小日子让企业家们软化了最初的那股劲儿,政府在这一点上,除了必要的政策鼓励和其他的激励机制,更应该有强硬的态度。
首先就是政府不要过度地支持,尤其是对于当前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没有贡献的产业,应该加以淘汰。
其次,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起更加开放的市场机制,让游戏规则更加透明,以市场的“优胜劣汰”来选择适者生存的企业,毕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是培养出来的。
记者:您对中山打造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名人文化有什么建议?
余世维:孙中山作为中山市的一个历史名字,若要发挥其文化作用,中山就应该以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和毕生先进理念大造中山的城市文化。孙中山先生关于教育的理念,在中山能够得到首先推动,关于慈善的理念能够在中山得到率先的发扬等等。本报记者陈恒才

论坛摘要》》》

员工永远处于核心
“我们要照顾好员工,他们就会照顾好客户,进而照顾好我们的利润。”———“亚洲最佳雇主”,UPS(联合报装)亚洲区总裁说。事实上,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想要比较好的利润,就要有很好的客户,我们要有很好的客户,就要有很好的员工,道理是一样的。
作为集团的高层永远要把自己的员工放在核心的地位,比尔·盖茨带走40名干部和员工便可以有第二个微软,经理人和集团的领导应该时刻考虑,自己的员工那一部分是属于微软的这40名干部和员工。
对于员工的培训必不可少。东京迪斯尼乐园14年来创下游客的世界纪录,引客回头的妙法在于对于员工的培训,即便是一个扫地工,培训的期限不少于3个月,除了扫地,各种照相的技术、乐园的地图要掌握得一清二楚,即便是对于客人的每一个礼节都异常地讲究。员工才是面对顾客的第一人,员工的素质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注重细节的量化
在英国排队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经历,当刚排上长队的时候,有人提醒:从此地到达目标需要30分钟;排到一半:只有15分钟了,祝您愉快;要到了:还有3分钟,恭喜您!不要小看这样的提醒,这一种严格的量化过程让排队者减少了多少等候的苦恼。
最早发现亚洲人做事情不量化的是日本人,大大咧咧地将事情统一化之,时间、货币、单位数量没有清晰的改变,导致了效率和目标难以实现。
李嘉诚说,如果想成为领袖,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除了目标的既定,在管理过程中还要在细节上加以量化。
多元化技能塑造人格魅力
自信、道德、牺牲将构成人格魅力的核心内容,但是身处多元化的社会,处于管理地位的管理者需要主动地去适应多元化的表达和感受方式。
多元化的技能包括经济、贸易、金融、管理、政治、社会、人文、艺术、自然科技等,而当前,人们所缺乏最多的是金融和艺术方面的知识。
抓住“第二次表现的机会”
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是由顾客决定的,而产品差异的东西往往竞争对手也会想到,因此如何培养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领导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永远不要去懈怠会抱怨的顾客,这是给你“第二次表现的机会”,根据一项市场调查统计,将顾客的投诉处理恰当了,投诉者的回头率是67%。
陈天桥说,保留用户要比保留营收更重要,中山的企业家更应该去思考老客户丢失的是哪些?原因是什么?中山的招商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离开中山的企业是哪些,原因是什么?
保留老客户的成本永远比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低。
将重要性摆在前面
领导者往往在重要性和紧急性的选择上犯下错误,但领导者永远都要将注意力盯在有效果很重要的事情上,将时间放在点子上。
不妨这样问自己:这件事情重要吗?这样做有效果吗?之后再去考虑时间和效率的问题,不要因为信息时代的忙碌而将自己的节奏打乱了,领导层往往是运筹帷幄的。
但同时也要常常问问自己和自己的员工:今天重要的和紧急的事情都做了吗?做这样的事情都有效果和效率吗?
打破客户的主导
不要以客户为主导,需求是永无止境的,这需要不断地去开拓,公司上下需要培养预见能力。
客户的需求或许是现在的,但将来永远都是你的顾客,要将这种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在的顾客,需要发掘其将来的需求;同时,还要发现未来的需求,培养未来的顾客。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02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中山日报》报料热线:13326901111 88881012 《中山商报》报料热线:88211000 88881027 13450900000 公众服务热线:968800828
本网 管理员邮箱 | 网站技术热线:(0760)88881015 | 传真:(0760)88881010 | 技术及合作QQ:2726858727
粤ICP备05077135号  本站由 中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站网络实名: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