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激励评估机制点燃创新之火 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创新之果

来源于: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

 
2000年,中山分公司首创出“超级寻呼系统”,该创新成果在短短3年间便为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创造了5.69亿元的收入,为国家增加税收40666万元。2003年,“超级寻呼系统”申请成为国家专利,实现了这一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论从公司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上来讲,中山分公司的创新成果“超级寻呼”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何充分发挥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如何有效保护员工和公司的创新成果?如何对创新发明进行“精准”激励?如何进行机制梳理、让创新之火永不熄灭?近日,中山分公司完成了《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探索与研究》3.0 版本升级。
 
完善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创意“孵化机”
中山分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探索与研究》从具体项目入手,研究出适合市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项目运作模式,并以项目的成功运作研究制定了保护原创单位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该项目于2006年投入实施,一年以来,中山移动公司基本形成了以创新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并取得了可观的创新实效;06年全公司共提交创新提案1884个,其中348个已经实施;07年1-7月已经提交255个创新提案。
不过,在创新管理体系机制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创新活动分散、重数量轻质量、机制流程不完善、培训不足等问题。为此,中山分公司在2.1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发现100战略导向的创新管理提升项目报告》以及一年来该暂行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修订,对管理机构构建、提案收集、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修改;对文件结构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组织架构图和运作流程图。
完善后的创新管理机制包括设立创新管理机构、建立创新收集办法、建立创新评估办法、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建立创新操作方案实施暂行办法、规范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规范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创新成果的申报等九方面内容,打造了一条“创新成长绿色通道”。其中,创新管理机构的成立有利于创新管理工作的日常化、专门化;创新收集办法有利于实现创意到提案的迅速转化;创新评估办法确定创新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与评估程序,有利于筛选出高价值的创新提案;创新激励办法确定创新成果的奖励方式、内容、程序,有利于激发创新动力;创新实施办法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诸多实施办法、流程规范确保创新“孵化机”正常运转,为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流程提供了机制保障。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成果“保险箱”
为提升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中山分公司在创新管理机制中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制定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暂行办法》、《知识产权保护暂行办法》。
其中,“专利性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标、版权型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等办法,以“知识产权化”的方式尽可能地将公司各项创新成果申请专利、职务作品版权、商标权或作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实现公司无形资产保值增值,并尽可能转化为经济利益。
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化”了的创新成果,中山分公司建立了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部门,确定知识产权市场监控方法与手段,防止他人侵犯公司的知识产权,制止他人侵权;确定公司知识产权风险规避方法,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比如做好专利的检索、专利技术的规避及专利的许可、转让、购买等;对于不可知识产权化的创新成果,则加强保密措施,以商业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以上举措依照法律法规、以“知识产权化”的方式为员工和公司建立了一个创新成果保险箱,进一步加强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27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中山日报》报料热线:13326901111 88881012 《中山商报》报料热线:88211000 88881027 13450900000 公众服务热线:968800828
本网 管理员邮箱 | 网站技术热线:(0760)88881015 | 传真:(0760)88881010 | 技术及合作QQ:2726858727
粤ICP备05077135号  本站由 中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站网络实名: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