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山海文化交融再续新篇!阳江中山书画交流展中山站揭幕
发布时间:2025-08-30 来源:中山日报

8月30日上午,岐江河畔的中山美术馆内墨香四溢,“从海陵岛到伶仃洋”——阳江·中山两地美术书法交流展(中山站)在悠扬乐曲声中开幕。阳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叶秀华率书画界代表一行十余人专程前来,与中山本地书画艺术家、文化界领导及百余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深化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时刻。

阳江·中山两地美术书法交流展(中山站)开幕式

作为阳江站巡展的延续,本次展览以120余幅精品力作架起山海对话的桥梁,彰显岭南文化在大湾区背景下的蓬勃生机。开幕式现场,中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中山书协主席骆培华首先致辞。他热情回顾去年“从伶仃洋到海陵岛”展览的成功,强调:“阳江与中山,一依海陵岛,一傍伶仃洋,同为岭南文化沃土。今年主题切换为‘从海陵岛到伶仃洋’,不仅呼应交流路径,更深化文化对话——阳江的壮阔海韵为香山文化注入活力,中山的人文底蕴为阳江创作增添内涵!”现场掌声热烈,观众沉浸在两地文脉同根同源的历史画卷中。

中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志红致辞

中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中山书协主席骆培华致辞

随后,阳江书画院副院长冯绍奕、阳江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曾纪升等相继致辞,一致认为书画艺术是心灵的纽带,展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文化因碰撞而精彩,因交融而丰富。中山与阳江地理相近、人文相通,此次交流是湾区人文建设的缩影。”中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志红在致辞中进一步阐释,书法美术展的核心意义不仅在于为艺术家搭建赋能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架起艺术与公众的桥梁,让传统艺术与当代表达被看见、被感知,推动文化传承弘扬与艺术生态优化。因此,每一场文艺活动、每一场作品展览,都是文化生命力的具体呈现。

阳江书画院副院长、阳江市始平书院院长冯绍奕致辞

阳江市文联兼职副主席、阳江书画院院长曾纪升致辞

开幕仪式上,阳江与中山两地进行作品互赠,现场氛围温馨。当作品交换间,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两地友谊升华的永恒画面。阳江市文联创联室主任、阳江书画院执行院长郑翔在采访中表示:“相较去年,今年征集作品更注重精品化与原创性。我们围绕海陵岛等本土主题创作书法、油画、漆画,同时从中山名家的技法中汲取养分——他们的创作巧思让我们深受启发!”谈及展览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郑翔展望:“文艺搭台,经贸唱戏。此次交流将间接拉动文旅合作,我们计划将展览升级为年度双年展,并拓展至摄影等领域,邀请中山艺术家探访阳江的沙滩翠山。”

阳江与中山两地进行作品互赠

中山市美术馆馆长肖伟补充道:“本次展览汇集两地骨干艺术家,集中呈现创作高峰。阳江作品突出海岛景观与非遗特色,中山作品则聚焦‘百千万工程’等本土风土人情。”他手持展览画册:“两地书画家私下交流频繁,去年首展后便期待延续,终促成今年的再度携手。山海相逢的灵感应成为湾区文化创新的新引擎!”

展览现场,观众穿梭于两层展厅流连忘返。一楼陈列的阳江书画作品中,一幅描绘海陵岛波涛的油画引得众人驻足;二楼展示的中山美术书法,以深中通道为题材的水彩画引发热烈讨论。本次展览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城市山水画研究会的14名知名画家参与,为两地艺术注入新活力。120余幅展品涵盖书法篆刻、国画、油画等多个品类,主题多元却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初心。序言中“从海上丝绸之路延绵至大湾区”的壮阔叙事,在展厅中化作山海交融的视觉盛宴。

本次交流展由阳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指导,阳江书画院、中山书画院等主办,将持续至9月21日。随着深中通道及中阳高速的开通,两地地理距离大幅缩短,文化往来迎来全新机遇。展览不仅续写“岭南文脉新篇”,更以墨为媒、以艺通心,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柯颂 摄影:廖嘉丽

◆编辑:吴玉珍◆二审:冯嘉扬◆三审:刘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