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3600余名新生从12个省份奔赴中山职院
该校37个招生专业紧密对接地方特色经济,首开智能机电技术专业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中山日报

9月19日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报到日,一大早,来自12个省份的3600余名新生满怀憧憬与期待,从四面八方赶来。9月20日上午,学校举行了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来自汕头的学子吴子帆,高考成绩高出广东省理科本科分数线54分,却义无反顾地在第一志愿填报了中山职院。他的理由有三:一是觉得中山职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二是自己非常向往电梯工程专业;三是有一技之长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吴子帆只是怀揣梦想、铁了心选择中山职院的学子中的一员。

■全力护航新生入学“第一站”

9月19日,中山职院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合力,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和科学高效的举措,全力以赴护航新生入学“第一站”。

当日清晨,学校党委书记尹绪忠,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忠,党委专职副书记高慎淦,副校长汪宇燕等早早来到学校南门、北门,现场统筹调度迎新工作,热忱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确保迎新工作平稳、有序、高效进行。

中山职院在中山站、中山北站设置校车接站点,接送新生及家长入校;租用大巴车,在校内接送新生前往报到点和宿舍等区域;招募师生志愿者,帮助新生指引答疑、搬运行李。此外,学校在校园周边合理规划了临时停车区域,并安排专人进行引导和管理,不仅有效缓解了学校南门和北门的交通压力,确保了校园周边交通的顺畅有序,还让家长有机会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校园环境。

报到现场,各学院纷纷拿出“创意绝活”,将其特色巧妙融入迎新活动的每一处细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该校开设了“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报到提供便捷服务,并准备了爱心大礼包。

■新生开学典礼上书记校长深情寄语

9月20日上午,中山职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学校党委书记尹绪忠,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忠,党委专职副书记高慎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旭东,副校长汪宇燕,党委委员、副校长官华,党委委员、副校长曹勇出席活动,开学典礼由尹绪忠主持。

学校领导为2025级新生代表颁发校徽。全体新生进行入学宣誓,他们举起右拳,庄严承诺,将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热爱祖国、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尹绪忠表示,大学是知识储备、能力提升和人格塑造的“练兵场”,也是温暖包容、遮风挡雨的“避风港”。他寄望同学们带着热忱与期待,静下心来深入钻研知识、不断提升技术技能,清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青春誓言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担时代使命,不负韶华,让青春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熠熠生辉。

王忠勉励同学们要明德立志,胸怀家国,积极践行技术为民的价值追求,为国家繁荣富强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勤学敏思,追求卓越,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练就一身真本领;要刚健笃实,躬耕不辍,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弘扬工匠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用所学去践行“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

■首开智能机电技术专业,首批招生50人

据悉,中山职院面向广东、湖南、湖北、海南、江西、安徽、四川等12个省份开展录取工作,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彰显了强劲的办学实力和强大的招生吸引力。今年该校共有37个招生专业,对接中山制造业“新十大舰队”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其中,智能机电技术是2025年新开专业,首批招生50人。

此外,中山职院积极应对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照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标准,修订2025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增涉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新模式等“六新”课程及教学内容,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记者 耿海鹰 王媛 王木子 晏飞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